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赵州和尚二首·其一》
《哭赵州和尚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王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师离㴲水动王侯,心印光潜麈尾收。

碧落雾霾松岭月,沧溟浪覆济人舟。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

纵是了然云外客,每瞻瓶几泪还流。

(0)
注释
㴲水:古地名,此处指师父的故乡或修行之地。
麈尾:古代士大夫清谈时执以驱蚊蝇的工具,这里象征佛法教诲。
碧落:天空,常用来指代遥远的仙境。
雾霾:此处可能象征环境的恶劣或世事的纷扰。
沧溟:大海。
波旬:佛教中魔王的名字,此处代表邪恶势力。
道侣:一同修道的人,同道中人。
云外客:形容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人。
瓶几:可能是指师父常用的物品,或是象征师父的存在。
翻译
师父离开㴲水震动了王侯,心中佛法深藏如麈尾收起。
青天雾霾中松岭的月色,大海波涛中翻覆的济世之舟。
一盏灯光忽然熄灭波旬欢喜,双目再次昏暗道侣们满是忧愁。
即便是超脱尘世的云游者,每次看到瓶几也会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是王镕在唐朝所作,名为《哭赵州和尚二首(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王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已故僧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佛法修行者的尊敬。

"师离㴲水动王侯,心印光潜麈尾收。"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去世后的场景,其中“师离㴲水”指的是和尚离开了人间,“动王侯”则表明他的去世连贵族都感动了。而“心印光潜”则是说他的教诲如同光芒深入人们的心中,而“麈尾收”则比喻高僧的智慧和恩德就像麈尾一样难以衡量。

"碧落雾霾松岭月,沧溟浪覆济人舟。" 这两句诗意在描写自然景象与佛法救渡世人的比喻。“碧落雾霾”形容大自然的清幽,“松岭月”则是静谧的夜晚,而“沧溟浪覆济人舟”则用汹涌澎湃的波涛来象征佛法如同船只一般,能帮助人们渡过苦海。

"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尚逝世后的哀伤之情。“一灯乍灭”指的是和尚的智慧光芒如同灯火般熄灭,“波旬喜”则是说他的去世让人感到悲痛。而“双眼重昏道侣愁”则表达了诗人因失去了精神导师而产生的忧愁。

"纵是了然云外客, 每瞻瓶几泪还流。"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已故和尚的追念与怀念。“纵是了然”表明即使理解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内心仍难以释怀。而“云外客”则比喻自己如同漂泊在云端之外的旅人,“每瞻瓶几泪还流”则说明诗人每次想起和尚,就会忍不住泪水涌出,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作者介绍
王镕

王镕
朝代:唐   生辰:873~921

王镕(873~921),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王镕是成德节度使王景崇的儿子,882年,王景崇去世,王镕继位为成德节度使。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封王镕为赵王。921年,赵国发生兵变,王镕被杀。
猜你喜欢

赠萧高士

玉笥萧高士,超然物外姿。

能弹广陵操,会作豫章诗。

紫府非无分,丹房未有基。

西山多隐者,何必远求师。

(0)

答方俊甫投赠二首·其一

抽还手板把随如,甘向三家村卜居。

晚有绝诗题白下,早为选礼倡黄初。

难从杨子通奇字,却羡祁公学草书。

国语一编可传世,何妨左氏失明馀。

(0)

翌日宫教惠诗次韵二首·其一

忘机沤鸟日相亲,鼻祖曾言畏四邻。

幸有山林容此老,不将篱落寄他人。

谁能交结今韩吕,犹记周旋昔郑陈。

晞发中庭蹻足卧,绝胜雅拜望车尘。

(0)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其六三山林天麟

方扃北户逃生客,忽折南枝寄病翁。

雪里骑驴非俗格,茶边放鹤有家风。

写真影过于形好,凿窍香来与鼻通。

不敢袖归防电取,殷勤返璧锦囊中。

(0)

病中九首·其四

鸦叫方知日出东,起瞻宇宙尚朦胧。

空花久已参诸老,岩电何须似阿戎。

乍可一灯虚室白,绝胜千炬火城红。

痴人苦爱清凉散,道是肝家热上攻。

(0)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其二

青衫昔作督邮时,赏鉴除公更有谁。

勘狱不嫌人守法,撰文常对众称奇。

筑台虚辱生前意,穿冢难酬地下知。

欲写哀思传挽者,身今戎服不能诗。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