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弟心如岁,忧时发欲星。
衣裳带月入,涕泪及秋零。
小邑歌鸿雁,高原起鹡鸰。
忽闻颂声作,频使客愁醒。
忆弟心如岁,忧时发欲星。
衣裳带月入,涕泪及秋零。
小邑歌鸿雁,高原起鹡鸰。
忽闻颂声作,频使客愁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在听到弟弟身处困境的消息后所作,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弟弟的关切和忧虑。
首联“忆弟心如岁,忧时发欲星”,诗人以“心如岁”形容对弟弟的思念之深,如同岁月一般绵长;“忧时发欲星”则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使得原本乌黑的头发都仿佛要变成星星般稀疏,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焦虑与痛苦。
颔联“衣裳带月入,涕泪及秋零”,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生活困苦的想象。衣裳带月,暗示弟弟在月光下劳作,生活艰辛;涕泪及秋零,则是通过秋天的落叶比喻诗人因思念和担忧而落下的泪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颈联“小邑歌鸿雁,高原起鹡鸰”,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情的冷暖。小邑中的鸿雁歌唱,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高原上的鹡鸰振翅,预示着困难与挑战。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处境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渴望。
尾联“忽闻颂声作,频使客愁醒”,在听到弟弟传来的好消息时,诗人内心的愁绪得以缓解,仿佛从梦中惊醒。这一转折,既体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在困境中仍能寻找到希望的人性光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锦绣堤边曲径通,登临不觉俗愁空。
声喧枕簟芭蕉雨,香扑樽罍菡萏风。
池景信皆尘外物,道家疑在画图中。
南楼有客频回首,应认蓬莱第几宫。
坛宇严封筑,牲羞荐洁鲜。
精诚宜有感,惠泽果无愆。
暑气沈虚谷,浓云布满天。
雷霆驰势力,河汉动经躔。
农作方劳甚,人情忽泰然。
春渠惭讼水,夜鼓促芸田。
优足过三日,丰登又一年。
随车循吏事,应可继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