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万里气纵横,幂幂荒烟一望平。
雁塞天寒春不到,龙沙车过辙无声。
霜严戈壁驼峰兀,风卷穹庐鸟阵惊。
到此不须愁寂寞,雪山长傍马头明。
浮云万里气纵横,幂幂荒烟一望平。
雁塞天寒春不到,龙沙车过辙无声。
霜严戈壁驼峰兀,风卷穹庐鸟阵惊。
到此不须愁寂寞,雪山长傍马头明。
这首清代诗人李銮宣的《浮云》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边塞景象。首句“浮云万里气纵横”,以浮云的飘逸生动展现了空间的广阔和大气的磅礴。接下来的“幂幂荒烟一望平”则描绘了荒凉的沙漠中,袅袅炊烟与平坦的地势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苍茫的氛围。
“雁塞天寒春不到,龙沙车过辙无声”两句,通过“雁塞”和“龙沙”两个边关地名,点明了地点的寒冷与偏远,春天的气息尚未到达,车辆经过时连车辙声都显得格外寂静,暗示了边疆的荒凉与寂寥。
“霜严戈壁驼峰兀,风卷穹庐鸟阵惊”进一步刻画了环境的艰苦,严霜覆盖的戈壁滩上,骆驼孤独地屹立,风起时,连鸟群也因惊恐而纷飞。这些细节描绘了边塞的严酷与自然的力量。
最后,“到此不须愁寂寞,雪山长傍马头明”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转折,虽然环境孤寂,但诗人并不感到孤单,因为雪山的明亮如同明灯,给人以希望和安慰,展现出诗人坚韧的精神风貌和对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美风光,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边疆将士坚守岗位、无惧寂寞的赞美之情。
收拾山河片影圆,举杯笑酌结邻仙。
万家弦管谁无月,一壑楼台别有天。
丹桂梯寒醒旧梦,玄霜杵熟授长年。
此秋此夜无清句,花亦笑人空醉眠。
天姥山深摇锡杖,野芳春翠共葳蕤。
松门过水无重数,石壁看霞到尽时。
闲避鸟啼应作观,忽闻人迹自留诗。
秦中河朔尝游览,莫恨此方行脚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