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还手板把随如,甘向三家村卜居。
晚有绝诗题白下,早为选礼倡黄初。
难从杨子通奇字,却羡祁公学草书。
国语一编可传世,何妨左氏失明馀。
抽还手板把随如,甘向三家村卜居。
晚有绝诗题白下,早为选礼倡黄初。
难从杨子通奇字,却羡祁公学草书。
国语一编可传世,何妨左氏失明馀。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书法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古典学问的尊崇之情的诗句。首先,“抽还手板把随如,甘向三家村卜居”描绘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寻找灵感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归隐自然、追求艺术创作自由的心境。
接着,“晚有绝诗题白下,早为选礼倡黄初”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高度重视和渴望,在不同的时间段都致力于创作或是品鉴诗歌,尤其是“黄初”一词,让人联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暗示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
“难从杨子通奇字,卻羨祁公学草书”则明显地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向往。其中,“杨子”可能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杨凝式,而“祁公”则是指东晋时期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两者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
最后,“国语一编可传世,何妨左氏失明馀”表达了诗人对经典文学作品《国语》的推崇,以及对历史记载的尊重。这里提到的“左氏”,即是指战国时期的史官左丘明,他所著的《左传》为儒家经典之一,影响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崇尚文学和书法艺术,以及尊重古代文化遗产,展现了诗人对文化创作与传承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