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空昼。归帆乍掩,危桥野鸟僝僽。断垣波外瘦。
废塔暝烟,犹挂疏柳。将军去后。早恨咽、樵童渔叟。
一角孤云渺渺,带丛笛不胜悲,向城阴回首。知否。
大招赋又。虫沙甚处,遗怨归横岫。暗苔寒碧透。
断甲埋沙,哀笳催堠。家山似旧。忍客里、来浇尊酒。
谱入神弦共奏。怕斜日、拂灵旂,黄昏骤。
下空昼。归帆乍掩,危桥野鸟僝僽。断垣波外瘦。
废塔暝烟,犹挂疏柳。将军去后。早恨咽、樵童渔叟。
一角孤云渺渺,带丛笛不胜悲,向城阴回首。知否。
大招赋又。虫沙甚处,遗怨归横岫。暗苔寒碧透。
断甲埋沙,哀笳催堠。家山似旧。忍客里、来浇尊酒。
谱入神弦共奏。怕斜日、拂灵旂,黄昏骤。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的《角招·丹阳隐公桥吊张将军国梁,同梦轩师赋》。诗人以丹阳隐公桥为背景,凭吊已故的张将军,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故国衰败的感慨。
诗中,“下空昼”描绘出白日将尽的凄凉景象,归帆与危桥相映,野鸟的哀鸣更添寂寥。“断垣波外瘦,废塔暝烟,犹挂疏柳”写出了遗址的荒凉,残破的塔影在暮霭中摇曳,显得孤独而凄清。
“将军去后”引出对张将军的怀念,他的离去让人心痛,连樵夫渔翁也为之悲叹。“一角孤云渺渺,带丛笛不胜悲”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孤云和笛声交织出无尽的哀愁。
“大招赋又”暗示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将军的遗恨仿佛化作山峦间的横岫,令人感怀。“暗苔寒碧透,断甲埋沙,哀笳催堠”描绘了战场的荒芜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家山似旧”表达出对家乡的眷恋,即使身处他乡,也忍不住借酒浇愁。“谱入神弦共奏”意味着将这份情感融入音乐,但“怕斜日、拂灵旂,黄昏骤”又预示着夕阳西下,黄昏的急促,似乎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时局变迁的感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