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角招.丹阳隐公桥吊张将军国梁,同梦轩师赋》
《角招.丹阳隐公桥吊张将军国梁,同梦轩师赋》全文
清 / 冯煦   形式: 词

下空昼。归帆乍掩,危桥野鸟僝僽。断垣波外瘦。

废塔暝烟,犹挂疏柳。将军去后。早恨咽、樵童渔叟。

一角孤云渺渺,带丛笛不胜悲,向城阴回首。知否。

大招赋又。虫沙甚处,遗怨归横岫。暗苔寒碧透。

断甲埋沙,哀笳催堠。家山似旧。忍客里、来浇尊酒。

谱入神弦共奏。怕斜日、拂灵旂,黄昏骤。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的《角招·丹阳隐公桥吊张将军国梁,同梦轩师赋》。诗人以丹阳隐公桥为背景,凭吊已故的张将军,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故国衰败的感慨。

诗中,“下空昼”描绘出白日将尽的凄凉景象,归帆与危桥相映,野鸟的哀鸣更添寂寥。“断垣波外瘦,废塔暝烟,犹挂疏柳”写出了遗址的荒凉,残破的塔影在暮霭中摇曳,显得孤独而凄清。

“将军去后”引出对张将军的怀念,他的离去让人心痛,连樵夫渔翁也为之悲叹。“一角孤云渺渺,带丛笛不胜悲”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孤云和笛声交织出无尽的哀愁。

“大招赋又”暗示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将军的遗恨仿佛化作山峦间的横岫,令人感怀。“暗苔寒碧透,断甲埋沙,哀笳催堠”描绘了战场的荒芜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家山似旧”表达出对家乡的眷恋,即使身处他乡,也忍不住借酒浇愁。“谱入神弦共奏”意味着将这份情感融入音乐,但“怕斜日、拂灵旂,黄昏骤”又预示着夕阳西下,黄昏的急促,似乎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时局变迁的感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冯煦

冯煦
朝代:清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猜你喜欢

春草二首·其二

年年只见绿初肥,万里天涯生事违。

莫道芳菲平野尽,五陵游侠马蹄稀。

(0)

复生松四首·其四

神爽登临匪一丘,万年香火肇青牛。

遥思负铁人何在,十里香回紫柏秋。

(0)

秋怀八首·其七

秋风入座晚萧萧,谁信无心境自销。

良夜何人敲竹树,深云有梦渡河桥。

已知世乏调鹰手,犹自口吹引凤箫。

但劝相逢须著眼,莫将难易误晨宵。

(0)

早春周赞皇郡丞携二子并吕胡两文学见访

因缘今现宰官身,须忆然灯共记人。

不信三生逢石上,何期千里到溪滨。

陪欢嘉客丰年玉,接武贤郎圣世珍。

情洽岂辞归马晚,云山从此往来频。

(0)

哭开先山鸣禅师

双髻真风在及门,十年铃铎报师恩。

名山我遂失良友,先席谁堪托后昆。

林白鸟哀深院寂,香残云暗几僧存。

洪波自古撼冥壑,入水长人岂易论。

(0)

陆义山舍人入山

深山一自埋清影,谁向鸾溪寺里行。

无著岭头空有约,天亲湖上旧知名。

木樨可遂闻香意,莲社应无生客情。

且就松阴磅礴坐,他年须忆鹤归声。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