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开先山鸣禅师》
《哭开先山鸣禅师》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双髻真风在及门,十年铃铎报师恩。

名山我遂失良友,先席谁堪托后昆。

林白鸟哀深院寂,香残云暗几僧存。

洪波自古撼冥壑,入水长人岂易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和尚释函是为悼念开先山鸣禅师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双髻真风在及门,十年铃铎报师恩”,诗人回忆起与鸣禅师初见时的情景,双髻象征着鸣禅师的高洁风范,铃铎之声代表了他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十年间这份师恩铭记于心。

颔联“名山我遂失良友,先席谁堪托后昆”,表达了失去好友的悲痛与无奈。名山象征鸣禅师的道场,良友则是指鸣禅师本人,后昆则暗示了鸣禅师的弟子们。诗人感叹自己失去了如此高尚的朋友,未来谁又能成为他可以信赖和传承道业的接班人呢?

颈联“林白鸟哀深院寂,香残云暗几僧存”,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哀伤的画面。白林、哀鸟、寂院、残香、暗云,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鸣禅师道场的荒凉与僧侣们的哀悼之情。

尾联“洪波自古撼冥壑,入水长人岂易论”,诗人以自然界的洪波比喻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冥壑象征着深不可测的宇宙或生命的尽头,入水长人则表达了对逝者难以言说的怀念与敬仰。这句话既是对鸣禅师一生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逝去师长的深情缅怀以及对人生、道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和叶正父见寄

前生疑是老头陀,却笑今生狷愤多。

谪向梅花岭根住,禅关参得祖师么。

(0)

桂殿秋·其二同上

双玉节,到神京。碧杯仙露冷如冰。

一声金磬千花发,洞口天风吹酒醒。

(0)

句·其三十

吟馀云散叶,坐久麈遗毛。

(0)

吏隐堂

事因地僻方知少,官得公馀始信闲。

且喜诗同文史乐,不须身与利名关。

(0)

村居即事

数声鸡犬自相闻,借得茅庐住水濆。

梅欲黄时常是雨,稻才青处便如云。

忧时每叹朝廷远,学稼方知畎亩勤。

若使徵书到岩谷,北山又恐动移文。

(0)

古柏

草木长生亦偶然,不须闻此便谈仙。

烧枝竞说丹飞日,举世宁知手种年。

双鹤不归秋自冷,万牛回首句空传。

相逢一饮清阴下,与子前生定有缘。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