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雪斋》
《立雪斋》全文
明 / 李时勉   形式: 古风

讲学志已笃,更欲从明师。

鹄立在函丈,翼翼慎其仪。

岂不思退逸,进修当此时。

朔风吹前庭,雪落何霏霏。

凝心注道妙,不觉寒切肌。

自非素志坚,安取青名垂。

阳风激高唱,兔苑誇严辞。

徒然骇众听,名教竟何裨。

揆予慕前修,将殊世俗为。

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

勖哉崇明德,贤哲与同归。

(0)
鉴赏

这首诗《立雪斋》是明代诗人李时勉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学问追求的坚定决心以及对师道的尊崇。

首句“讲学志已笃”,开篇即点明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接着,“更欲从明师”表达了作者渴望向更高明的老师学习的愿望。“鹄立在函丈,翼翼慎其仪”,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老师的面前恭敬站立,举止谨慎的情景,体现了对师道的敬畏之心。

“岂不思退逸,进修当此时”,表明了作者在面对诱惑时的内心挣扎,但最终选择了继续努力学习,体现了其坚定的意志。“朔风吹前庭,雪落何霏霏”,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专注与坚韧。

“凝心注道妙,不觉寒切肌”,展现了作者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甚至忘记了外界的寒冷,体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与痴迷。“自非素志坚,安取青名垂”,强调了只有具备坚定的志向,才能在学问之路上有所成就,留下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阳风激高唱,兔苑誇严辞”,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于浮夸言语的不屑,以及对真正学问价值的坚持。“徒然骇众听,名教竟何裨”,表达了对那些仅仅为了博得众人关注而发表空洞言论的人的批评,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对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最后,“揆予慕前修,将殊世俗为”,表明了作者不仅仰慕前人的成就,更希望在学问上有所超越,与众不同。“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通过描述自己居住环境的开阔与自由,暗示了作者在学问上的追求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提升。“勖哉崇明德,贤哲与同归”,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德的推崇,以及与贤哲同行的决心,体现了其理想中的学术追求与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立雪斋》不仅是一首展现个人求学之路的诗歌,更蕴含了对于师道、学问、品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在追求学问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

作者介绍

李时勉
朝代:明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猜你喜欢

书小成室

万言杯水北窗里,慷慨悲歌五夜长。

骨肉未知苏季子,乡闾谁敬马宾王。

为人心尽同毛颖,与世交疏类孔方。

晦迹溪山可无恨,萧然一室任凄凉。

(0)

卓锡泉

大士西方来,诛茆老幽麓。

振锡风云上,飞泉涌山腹。

一泓自清甘,千里田畴足。

源深而流长,何必贵川渎。

(0)

题颜鲁公祠

太师骂贼眼欲裂,由来大刚不获阙。

堂堂忠义八十年,与贼共生宁共灭。

泰山可摧地可陷,不可夺者公之节。

奸邪卢杞知不知,舌舐忠臣头上血。

(0)

寿虞丞相·其十

冠裳初集大明宫,祗倚堂堂庙柱雄。

门外问年惊潞国,阵前克敌记莱公。

肯穿豹尾趋南极,群向螭头拜下风。

转物工夫浑不动,折冲端在笑谈中。

(0)

寿虞丞相·其九

黄道初开御幄新,山呼动地听丝纶。

人间喜见新丞相,江上犹呼旧舍人。

此事十年争屈指,于今四海在洪钧。

调元别有无边手,付与江山自在春。

(0)

寿虞丞相·其二

敬捧仙家九酝觞,试将窥管述铅黄。

功名采石乾坤大,议论襄城日月长。

收拾元勋归鼎鼐,扶持公道起膏粱。

敌人正尔咨年貌,莫放青青鬓染霜。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