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中送妙兴寺僧》
《梦中送妙兴寺僧》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西望霞光东望云,划然晴晦此区分。

小桥过尽盘龙险,回首高人多谢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中所见之景与情感的交融,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的思考。

首句“西望霞光东望云”,以“霞光”与“云”作为视觉焦点,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东西两个方向,暗示了一种时空的对比与转换。霞光象征着希望与温暖,而云则可能代表变幻莫测或某种超脱的境界。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次句“划然晴晦此区分”,通过“晴”与“晦”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象的变换与界限的明确。这里的“晴”与“晦”不仅仅是天气的变化,更可能寓意着人生境遇的明暗、得失之间的分界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活状态变化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选择与命运转折的思考。

第三句“小桥过尽盘龙险”,描绘了一幅经过曲折险峻的小桥,最终到达目的地的画面。这里的小桥不仅是物理上的路径,也是心灵旅程中的一个象征。通过“盘龙险”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挑战相联系,暗示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勇气。

最后一句“回首高人多谢君”,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超越世俗、达到精神高度的人的敬仰与感激。这里的“高人”不仅指实际存在的智者或修行者,也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成长。通过“多谢君”的表达,诗人不仅感谢那些引领他前行的智慧之光,也表达了对自己在梦中经历这一旅程的自我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挑战的勇敢面对、以及对精神高度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对话。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赠不二和尚

苦无道民好,披缁礼远公。

劳师破吾执,所破随亦空。

饭罢了无语,趺坐苍山中。

(0)

四十咏·其十八王文恪鏊

文恪辞家流,广庭振华毂。

帝时绌师臣,遥迹肇枚卜。

竖人窘犬步,惄焉叹一木。

归卧洞庭野,世往誉恒馥。

(0)

四十咏·其九徐武功有贞

武功蕴宏略,希世遘奇表。

挟日肇封祚,治水赞熙皞。

大勋古难恃,令名当自保。

迢迢南中云,恻恻羡飞鸟。

(0)

续五子篇·其三岭南黎民表

昔余客招提,黄鹄为徘徊。

五子临乖隔,黎生翩然来。

方响入丝桐,所奏靡不谐。

濩落金马门,骊龙狎其颏。

非无蛾眉妒,隐酒不见猜。

和光同其尘,老氏我所推。

(0)

送舍弟敬美北上·其二

方舟遵枉渚,落日上征衣。

离筵启方序,吾弟感仳离。

愚哲虽异规,畴不慕昌期。

哲者任其劳,愚者食其贻。

上有晨昏奉,下有伏腊资。

偃仰恒一编,耕钓不失时。

子其宁尔怀,余处良以怡。

(0)

迫檄首路拟再陈情感怀有作

山公援侍中,实以世交故。

周子怨都亭,知为一官误。

余本解宦人,岩薮焉能固。

况兹回光瞩,差用洗沈愫。

栖迟犹二始,踯躅当三辅。

孟门苟已出,康庄知前骛。

款段终在枥,谁为讥蹇步。

铅刀冀一割,锋锷恐非故。

巨痛时磔心,深忧恒栖嗉。

露款一申言,皇览不反顾。

陨涕别亲慈,含辛首前路。

嗣章倘见俞,改服还韦布。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