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恪辞家流,广庭振华毂。
帝时绌师臣,遥迹肇枚卜。
竖人窘犬步,惄焉叹一木。
归卧洞庭野,世往誉恒馥。
文恪辞家流,广庭振华毂。
帝时绌师臣,遥迹肇枚卜。
竖人窘犬步,惄焉叹一木。
归卧洞庭野,世往誉恒馥。
这首诗描绘了王文恪辞别家乡,踏上仕途的情景。"文恪辞家流",开篇即显出离别之情,"广庭振华毂"则展现出他昂扬的志向和华丽的出行场面。"帝时绌师臣,遥迹肇枚卜"暗指朝廷对他的任用有所保留,暗示了他的仕途之路并非坦途,而是需要通过某种方式预测或争取。
"竖人窘犬步"运用比喻,形容他在困境中的艰难前行,"惄焉叹一木"则表达了他对个人力量微小的感慨。接下来,"归卧洞庭野"描绘了他可能的退隐生活,虽然远离尘嚣,但"世往誉恒馥"表明他仍然期待着后世的赞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王文恪的经历,反映了明代士人的仕途挣扎与理想追求,以及对身后名声的重视。王世贞的笔触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他对人生际遇的独特见解。
名都大藩地,英俊蔚如林。
乌靴青衫中,时见阎资钦。
风度若英特,杳然自清深。
借无轩冕意,功名亦相寻。
合是廊庙具,下僚那敢沉。
邮亭款夜语,霜清特携衾。
篝灯伴清对,商略杂古今。
譬如武库开,错粲森球琳。
诗工出奇丽,写物意在琴。
绝如欧阳公,但欠雪满簪。
句法本严甚,颇遭韩柳侵。
愿为匿盆麝,耻作跃炉金。
世无子期耳,广陵谁赏音。
何当学梅福,九江归云岑。
铜梁蟠地角,此日诞英奇。
世路方敧侧,心田自坦夷。
著书扬子宅,讲学仲舒帷。
庠序声名久,朝廷议论推。
受釐才赐对,揽辔便逢时。
谁道儒宫冷,如今使节持。
幸全陈孺社,喜遇紫芝眉。
更祝灵椿寿,惊乌托稳枝。
人生才食顷,何处分好弱。
刑狱即道场,筦库有真乐。
故纸终日翻,毛锥几年阁。
百函无力致,诸公谁说著。
今承学校乏,颇讶名字错。
宿业岂无恋,得冶不敢跃。
骨肉远难俱,囊装贫易缚。
师儒要好手,老大良非脚。
戛尽识羹空,抽穷知茧薄。
后生端所畏,人材若为作。
岂唯嘲孝先,更恐困有若。
行路固知难,得地幸不恶。
柳拖千丈丝,山集五色雀。
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
况闻豆积岭,中有不死药。
半夜春山试雷雨,惊起蛰龙初出土。
野人不惜苍苔古,掘得嘉餐自烧煮。
满盘明玉远飘风,一箸鲈鱼味差苦。
竹斋食罢竹阴午,竹里行吟傲簪组。
君誇食肉君固卑,我誇食笋我亦痴。
阿蛮丰腻飞燕瘦,意态虽异要皆奇。
君不见天随先生贫食杞,又不见关中客卿肥刺齿。
丰俭不齐皆有理,彼此相忘聊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