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食笋行》
《食笋行》全文
宋 / 唐庚   形式: 古风

半夜春山试雷雨,惊起蛰龙初出土。

野人不惜苍苔古,掘得嘉餐自烧煮。

满盘明玉远飘风,一箸鲈鱼味差苦。

竹斋食罢竹阴午,竹里行吟傲簪组。

君誇食肉君固卑,我誇食笋我亦痴。

阿蛮丰腻飞燕瘦,意态虽异要皆奇。

君不见天随先生贫食杞,又不见关中客卿肥刺齿。

丰俭不齐皆有理,彼此相忘聊尔耳。

(0)
鉴赏

这首《食笋行》描绘了诗人对食用竹笋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从春夜雷雨惊醒蛰龙,到田野间挖掘竹笋,再到竹斋内品尝竹笋的全过程。诗人通过“半夜春山试雷雨,惊起蛰龙初出土”这一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野人不惜苍苔古,掘得嘉餐自烧煮”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他不吝于在苍苔古木间寻找美味,亲自烹饪,体现出一种质朴而纯粹的生活态度。随后,“满盘明玉远飘风,一箸鲈鱼味差苦”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竹笋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仿佛是满盘晶莹剔透的美玉,在清风中轻轻摇曳,与鲈鱼的苦味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竹笋的鲜美。

“竹斋食罢竹阴午,竹里行吟傲簪组”描绘了食后的情景,诗人独自在竹林中漫步,享受着竹荫下的宁静与自由,远离官场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最后,“君誇食肉君固卑,我誇食笋我亦痴”表达了诗人对不同饮食选择的个人偏好与价值判断,认为食肉者低俗,而自己偏爱竹笋,虽为痴人所笑,却也乐在其中。

“阿蛮丰腻飞燕瘦,意态虽异要皆奇”通过比喻,进一步阐述了食物与人的形象之间的关联,无论是丰腴如阿蛮,还是纤瘦如飞燕,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魅力。最后,“君不见天随先生贫食杞,又不见关中客卿肥刺齿。丰俭不齐皆有理,彼此相忘聊尔耳”总结全诗,指出无论贫富,食物的选择都有其道理,人们应相互理解,不必强求一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独到见解,更蕴含了对自然、生活、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唐庚

唐庚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猜你喜欢

雪望

吹面风来受雪寒,宝花楼阁五云端。

船移忽破琼瑶影,丹凤桥边驻马看。

(0)

题阎立本职贡图临本二首·其一

周王职贡朝万邦,右相丹青古无双。

好本不应天下独,解如明月印千江。

(0)

上巳游西园分韵得兰字与杨礼部携同院诸公赋二首·其二

跨凤骑麟玉笋班,蹇驴不作杜陵酸。

已烦茧纸书陈迹,更许仙舟泛碧澜。

酒令致师严细柳,诗朋鏖战剧皋兰。

鳌头却返瀛洲去,梦觉扬州鹤背宽。

(0)

题右丞画荷蓧图

杏花菖叶雨声春,甘作明时荷蓧身。

只道乌鸦犹父子,岂知蝼蚁亦君臣。

杖头日月挑周器,松下衣冠自舜民。

好在丹青王右辖,解回枯槁入陶钧。

(0)

张清献公庆八十寿

富贵康宁寿八旬,明时乞得自由身。

宦途班列联三事,家法中朝第一人。

疏傅未归东海郡,白公独享洛城春。

籯金换得传经业,留与玄成赞化钧。

(0)

酷暑二首·其一

林鸦开咮忘飞腾,天地为炉万象蒸。

冰井汤鏖几千尺,塔铃风閟十三层。

梦魂正绕云帆客,画本閒临雪麓僧。

一枕雨窗惟静胜,不须赤脚踏层冰。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