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沈文学》
《寿沈文学》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中秋临闰月,廿载一来旋。

昔著生申瑞,今逢出震年。

悬弧良有始,合壁岂徒然。

初度离骚记,高文作赋传。

尚书江右秀,洗马乐家怜。

骥种能千里,鹏图上九天。

明廷方重少,谁在洛阳先。

(0)
鉴赏

此诗为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题为《寿沈文学》。诗中以中秋临闰月为引子,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个人命运的转折相联系,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思。

首联“中秋临闰月,廿载一来旋”描绘了中秋佳节与闰月相遇的罕见景象,寓意着特殊的时间节点,预示着某种轮回或转机的到来。接着,“昔著生申瑞,今逢出震年”则通过“生申瑞”与“出震年”的对比,暗含着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境遇,以及个人成长与变化的主题。

“悬弧良有始,合璧岂徒然”两句,运用古代习俗中的“悬弧”(悬挂弓箭象征男孩出生)与“合璧”(两块璧玉合成,象征夫妻和谐),表达了对沈文学出生之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其未来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与内在价值。

“初度离骚记,高文作赋传”提到“离骚”,即屈原的代表作,以此比喻沈文学的才华与作品,暗示其作品如同经典之作,能够流传后世,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尚书江右秀,洗马乐家怜”则通过“尚书”与“洗马”这两个官职,以及“江右秀”与“乐家怜”的称谓,展现了沈文学在文学界的地位与受人尊敬的情景,同时“秀”与“怜”二字也体现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美。

“骥种能千里,鹏图上九天”运用“千里马”与“大鹏展翅”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沈文学拥有远大的志向与卓越的才能,能够像千里马驰骋千里,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实现宏图大志。

最后,“明廷方重少,谁在洛阳先”则以明朝朝廷对年轻才俊的重视为背景,提出疑问,似乎在探讨在众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中,沈文学是否能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沈文学个人经历、才华、地位及未来展望的描绘,既展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历史变迁与时代精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五言诗·其十八

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

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

(0)

献江西钟令公

负笈蓬飞别楚丘,旌旄影里谒文侯。

即随社燕来朱户,忽听鸣蝉泣素秋。

岁月已嗟迷进取,烟霄只望怨依投。

那堪思切溪山路,家苦簟瓢泪欲流。

(0)

龙池·其一

波光杳霭远连天,鹭宿沙头玉一拳。

料想中流深莫测,龙潜潭底抱珠眠。

(0)

心丹诀·其一

吾有药,号心丹,烦恼炉中炼岁年。

知伊不变胎中色,照耀光明遍大千。

开法眼,睹毫端,能变凡圣刹那间。

要知真假成功用,一切时中锻炼看。

无形状,无方圆,言中无物物中言。

有心用即乖真用,无意安禅无不禅。

亦无灭,亦无起,森罗万像皆驱使。

不论州土但将来,入此炉中无不是。

无一意,是吾意。无一智,是吾智。无一味,无不异。

色不变,转难辩,更无一物于中现。

莫将一物制伏他,体合真空非锻炼。

(0)

在端州知家累以九月九日发衡州因寄

菊花开日有人逢,知过衡阳回雁峰。

江树送秋黄叶少,海天迎远碧云重。

音书断达听蛮鹊,风水多虞祝媪龙。

想见病身浑不识,自磨青镜照衰容。

(0)

诗并序·其三十四

你孝我亦孝,不绝孝门户。

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

长大取得妻,却嫌父母丑。

耶娘不采括,专心听妇语。

生时不恭养,死后祭泥土。

如此倒见贼,打煞无人护。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