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琴室为林典乐赋》
《琴室为林典乐赋》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楣间揭宝翰,床上横玉琴。

对客未成弄,令人先敛襟。

地位近彤邸,门径幽且深。

瑶草露盈砌,琪花香满林。

应知月明夜,时有鸾凤吟。

我来偶相访,帘垂昼沈沈。

为鼓一再行,宛见名轩心。

灵飙度馀韵,祥烟散微阴。

气和体自适,神静心愈钦。

曲终莫敢问,讶是钧天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琴室的雅致与宁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和崇敬之情。

首先,诗中以“楣间揭宝翰,床上横玉琴”开篇,巧妙地将琴室的布置与音乐的珍贵性融为一体,宝翰(珍贵的书法作品)与玉琴(精美的乐器)并置,营造出一种高雅的艺术氛围。接着,“对客未成弄,令人先敛襟”,虽未演奏,但仅是摆放于此,便已让来访者心生敬畏,体现了音乐的无形魅力。

“地位近彤邸,门径幽且深”两句,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暗示了琴室主人的身份尊贵,同时也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隐秘,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境界的空间。接下来,“瑶草露盈砌,琪花香满林”运用比喻手法,将琴室内外的景物描绘得如诗如画,瑶草、琪花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视觉美感,也象征着高洁与美好,与音乐的意境相得益彰。

“应知月明夜,时有鸾凤吟”一句,借月夜中的鸾凤之鸣,进一步渲染了琴室的神秘与超凡脱俗,仿佛在夜晚,琴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妙体验。诗人“我来偶相访,帘垂昼沈沈”则以自己的探访经历,表达了对琴室及其主人的尊敬与向往,同时通过“为鼓一再行,宛见名轩心”表现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切理解与共鸣。

最后,“灵飙度馀韵,祥烟散微阴”描绘了音乐结束后,空气中弥漫的余音与祥和之气,以及随之而来的清新与宁静,进一步强化了音乐带来的精神洗礼与心灵净化。诗人“气和体自适,神静心愈钦”直接抒发了自己在音乐影响下的内心感受,气定神闲,对音乐艺术产生了更加崇高的敬仰之情。

“曲终莫敢问,讶是钧天音”以疑问与惊叹收尾,既是对音乐之美的赞叹,也是对音乐背后宇宙和谐之美的向往与探索。整首诗通过对琴室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以及诗人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与赞美。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名新酿曰白鸥波以一尊送佑圣观刘高士

酒熟将何字,白鸥波正如。

一瓢谁合饮,高士观中居。

汗漫涵无象,鸿濛洽太初。

醒来松户晓,应念臭于帑。

(0)

斋祠湖上作

还山映平湖,未厌伤极目。

篮舆值初晴,步步转湖曲。

宿雾郁乔林,寒曦煦穹谷。

废刹今几时,浮图在山腹。

村荒樵牧多,岁晚粳稻熟。

曲岸倒菰蒲,回潭聚凫鹜。

前瞻岚岭分,右顾缘原绿。

游眺暂萧疏,沉吟反羁束。

斋祠奉简书,尸素惭微禄。

日暮闻幽禽,眷此林下宿。

(0)

春夜山居望月思故园有作

万壑自清夜,春岚昏众星。

明月丽霄汉,清风周四溟。

独立万里外,飘然欲遐征。

回首望江汉,中原气冥冥。

东北有去鸟,我愿从之行。

逝将归旧邦,山河宛平生。

丘园已芜没,径术春草青。

观台倾夜雨,曲池今向平。

俯首叫父老,旷野无人声。

庐井不复辨,灌莽春露凝。

伤心时震荡,怀旧意纵横。

夜久林叶光,山空泉韵鸣。

绪风行复革,桥运无暂停。

理会众缘释,情钟群虑并。

静躁物固殊,太空本何婴。

庶以道自达,超遥谢撄宁。

(0)

褒城县雨中

岭云方笠覆,檐雨已盆倾。

山气昼侵幔,滩声夜入城。

子真空旧隐,褒姒谩垂名。

访古多磨灭,秋风山树赪。

(0)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其一

绿蓓繁时春欲暗,晓霜浓处信初来。

今朝消息南枝露,知是微阳九地回。

(0)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其六

一行疏柳对柴门,又见荒烟上晚村。

日日墙阴观日影,人生消得几黄昏。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