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其六》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其六》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一行疏柳对柴门,又见荒烟上晚村。

日日墙阴观日影,人生消得几黄昏。

(0)
注释
疏柳:稀疏的柳树。
柴门:简陋的木门。
荒烟:袅袅的炊烟。
晚村:傍晚的村庄。
墙阴:院墙的阴凉处。
日影:太阳的影子。
消得:能承受,度过。
黄昏:傍晚。
翻译
稀疏的柳树映照着简陋的柴门,傍晚时分又看见袅袅炊烟升上村庄。
每天都在院墙阴下观察太阳的影子,人的一生又能度过多少个黄昏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乡村景色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首句“一行疏柳对柴门”,设定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几株稀疏的柳树依傍着简陋的柴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索的氛围。

接着,“又见荒烟上晚村”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意境。荒烟可能是指黄昏时分散在田野间的炊烟,或许是远处村庄升腾的暮色,这里用“荒”来形容,增添了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情感。

第三句“日日墙阴观日影”,诗人通过对墙阴和日影的观察,传达了时间流逝的主题。墙阴随着太阳移动而变化,这是时间流动最为直接的写照。

最后一句“人生消得几黄昏”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慨。在这里,“黄昏”不仅指日落时分,更有象征生命走向终点的意味。诗人通过对黄昏次数的反思,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悲观情绪。这一句也成为全诗的情感高潮。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春日乡村图景,并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洞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淮阴侯庙

韩信未遇时,忍饥坐垂钓。

归来淮阴市,又复逢恶少。

使之出胯下,一市皆大笑。

龙蛇忽云腾,蛭螾岂能料。

亡命乃为将,出奇还破赵。

用兵不患多,所向孰敢摽。

功名塞天地,剪刈等蒿藋。

于今千百年,水上见孤庙。

鹭衔葭下鱼,相呼尚鸣叫。

高皇四海平,有酒不共釂。

古来称英雄,去就可以照。

(0)

晚云

黕黕日脚云,断续如破滩。

忽舒金翠尾,始识秦女鸾。

又改为连牛,缀燧怀齐单。

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

风吹了无物,犹立船头看。

(0)

苏州曹琰虞部浩然堂

姑苏台上麋鹿嚎,夫差城中楼观高。

荒榛尽已付明月,万古愤怒空秋涛。

吴亡越霸能几日,后世扰扰犹鸿毛。

孟轲善养浩然气,充塞天地无饥嗷。

慕而为堂亦有意,不学屈子成离骚。

(0)

古意

故人留雅曲,今与新人弹。

新人听不足,复使后人欢。

(0)

水调歌头.寿隐者十一月初七

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

谁为绛人甲子,为我一轩渠。

恰喜亥成二首,还庆阳来七日,和气渐舒徐。

敬为图南祝,一瓣问兴居。傲松筠,抚龟鹤,乐蓬壶。

斑衣戏舞,春满兰玉正森如。

却忆杜陵老子,因羡碧山学士,茅屋换银鱼。

何似温柔地,丝竹伴琴书。

(0)

三月

三月春如年少时,了知造化最儿嬉。

智行无事柳飞絮,道发自然花满枝。

锦绣园林添富贵,神仙院落斗清奇。

老夫长似春三月,游戏人间不皱眉。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