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白露秋,明霞水上浮。
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
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
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
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
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
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
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
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
江干白露秋,明霞水上浮。
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
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
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
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
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
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
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
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
此诗《明霞篇》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日江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幻。
首句“江干白露秋”,点明了地点与季节,白露初降,秋意渐浓,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明霞水上浮”一句,描绘了水面泛起的霞光,如同在水面上浮动的彩霞,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色彩感。
“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光线与光影的变化,流光在岸边与水中的倒影相互交织,如同结绮般美丽。而“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则通过日落与海气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壮阔。
接下来,“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两句,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元素,将现实与幻想结合,描绘了空中彩虹与古渡口飘落的红雨,增加了诗歌的神秘与浪漫色彩。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两句,继续展现自然界的奇妙变化,飘落的红雨与彩虹交织出各种形态,天空与银河也因之变得深邃而清澈。
“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两句,引入了仙境的概念,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想象。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两句,描绘了日光与云影相互辉映,随着秋风飘散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
“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如城边的绛帐与凤皇台上的珠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与层次。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两句,描绘了珠帘与绛帐的静谧与孤鹜齐飞的动态美,形成鲜明对比。
“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两句,通过芙蓉水与枫树林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色彩。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两句,以龙气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赞美。
最后,“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两句,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未知,以及对超凡存在的期待。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两句,描绘了通往仙境的道路漫长而艰难,表达了对追求理想境界的执着与挑战。
“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两句,以双飞燕为媒介,邀请读者一同仰望飞云之巅,共享这份超越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与探索,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青衫日日逐埃尘,风雨今朝重惜春。
幽鸟数声还近节,落花万片正愁人。
十分润泽生东亩,一丈波涛长旧津。
欲踏泥涂上城角,纷纷草色细如茵。
游从每笑未经旬,祇有为僚分已亲。
自古论交何待久,白头往往却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