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霞篇》
《明霞篇》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江干白露秋,明霞水上浮。

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

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

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

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

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

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

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

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

(0)
鉴赏

此诗《明霞篇》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日江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幻。

首句“江干白露秋”,点明了地点与季节,白露初降,秋意渐浓,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明霞水上浮”一句,描绘了水面泛起的霞光,如同在水面上浮动的彩霞,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色彩感。

“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光线与光影的变化,流光在岸边与水中的倒影相互交织,如同结绮般美丽。而“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则通过日落与海气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壮阔。

接下来,“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两句,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元素,将现实与幻想结合,描绘了空中彩虹与古渡口飘落的红雨,增加了诗歌的神秘与浪漫色彩。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两句,继续展现自然界的奇妙变化,飘落的红雨与彩虹交织出各种形态,天空与银河也因之变得深邃而清澈。

“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两句,引入了仙境的概念,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想象。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两句,描绘了日光与云影相互辉映,随着秋风飘散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

“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如城边的绛帐与凤皇台上的珠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与层次。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两句,描绘了珠帘与绛帐的静谧与孤鹜齐飞的动态美,形成鲜明对比。

“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两句,通过芙蓉水与枫树林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色彩。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两句,以龙气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赞美。

最后,“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两句,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未知,以及对超凡存在的期待。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两句,描绘了通往仙境的道路漫长而艰难,表达了对追求理想境界的执着与挑战。

“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两句,以双飞燕为媒介,邀请读者一同仰望飞云之巅,共享这份超越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与探索,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和济叔春日

青衫日日逐埃尘,风雨今朝重惜春。

幽鸟数声还近节,落花万片正愁人。

十分润泽生东亩,一丈波涛长旧津。

欲踏泥涂上城角,纷纷草色细如茵。

(0)

运使仲谋去年冬入钟陵后八日予有鄱阳之行至仲春壬子归后七日仲谋有庐陵之行至孟夏戊申归前端午一日予有丹阳之行书呈运使仲谋丈

游从每笑未经旬,祇有为僚分已亲。

自古论交何待久,白头往往却如新。

(0)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其二

投老不堪行路难,衰迟久合老田间。

雪霜一意催蓬鬓,尘?多方污病颜。

(0)

和君时弟芝山避暑

避热犹如避火攻,尽将身世隐壶中。

微云急送鹿头雨,远水故吹牛首风。

(0)

赠仲至·其二

倒囷虚廪出珠玑,万事从容指是非。

世有贾生人未识,漫闻流涕欲沾衣。

(0)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其三

旧作酴醾白,新翻蛱蝶黄。

不须多变态,固自有真香。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