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无道民好,披缁礼远公。
劳师破吾执,所破随亦空。
饭罢了无语,趺坐苍山中。
苦无道民好,披缁礼远公。
劳师破吾执,所破随亦空。
饭罢了无语,趺坐苍山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赠予一位名叫"不二和尚"的僧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和尚的敬仰和对其修行境界的赞叹。"苦无道民好"一句,可能是在说在世俗中很难找到像和尚这样深谙佛法、品德高尚的人。"披缁礼远公","披缁"指和尚的黑色僧袍,"远公"是对高僧的尊称,这里暗指不二和尚具有深厚的佛教修为。"劳师破吾执","劳师"即尊敬对方,"破吾执"意味着和尚以他的智慧帮助诗人放下执着,这里的"吾执"可以理解为诗人的世俗观念或内心困扰。"所破随亦空",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空性,即一切皆空,破除执着后心灵得到解脱。
"饭罢了无语,趺坐苍山中",描绘出和尚吃完饭后的宁静禅定状态,他静静地坐在苍翠的山中,不言不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禅修者的超然境界。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不二和尚的敬仰以及对佛法的领悟。
簿领日婴薄,纷然汩幽襟。
驾言出城南,聊欲清此心。
平冈见净刹,石径郁以深。
中有苦空人,峭健奇骨森。
十年一庵下,形迹了莫寻。
兀如拥败褐,口吐众妙音。
时下寂照堂,声绝响亦沈。
默矣盖自得,其谁知少林。
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
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
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帖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
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
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
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
八十雪眉翁,灯前屡歔欷。
问之尔何者,不语惟抆泪。
良久云老矣,未始逢此事。
种粟满川原,幸已皆茂遂。
喜闻欲登熟,近复失所冀。
有虫大如蚕,日夜啮其穗。
群鸦利虫食,剪摘俱在地。
驱呵力难及,十止馀三四。
供家固未足,王税何由备。
瘠土耕至骨,所得几何利。
又令遭此祸,不晓上天意。
在世幸许年,必以饥馑死。
闻之不敢诘,但愧有禄位。
移灯面空壁,到晓曾不寐。
长安鬻碑者,遗我古鼎铭。
不知其所来,有眼实未经。
凡百十九字,诡怪摹物形。
纵横下点画,不类子与丁。
试考诸传说,其源已冥冥。
宣王石鼓文,气韵殊飘零。
始皇峄山碑,骨骼何竛竮。
我恐鬼哭时,正为此物灵。
安得不死神,提去询大庭。
为我译其辞,读之骇群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