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
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
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帖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
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
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
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
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
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
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帖地不得翔。
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
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
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
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之美,同时又蕴含深意的古诗。诗中通过对钱塘江边凤凰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开篇“胡侯外补来钱塘,所居之山名凤凰”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居住地点,这里不仅有地理位置的具体描述,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接着,“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一句,不仅描绘出山势的雄伟,而且通过“蛇颈鱼尾”的生动比喻,突出了山脉蜿蜒曲折、气势磅礴的特点。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摹,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外在世界紧密结合的体现。
“婆娑欲下大江饮,万里一息头低昂”则是从宏伟的山脉转向流动的水系,这里的“婆娑”形容江水缓缓流动,而“万里一息头低昊”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广阔江景时内心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而“谁将浮图压两翅,直使帖地不得翔”一句,则是诗人在赞美自然之余,对于人间世事有所感慨。这里的“浮图”可理解为高远的理想或抱负,而“压两翅”则隐喻了外界对个体飞扬志向的束缚。诗人的这种情感流露,既是对自然美景无限向往,也是对于现实束缚深切的反思。
以下几句“前人眼俗不知顾,会有贤者来形相。怜汝困欲共汝语,故近汝咮营斯堂。”则表达了诗人对先贤遗风的怀念和尊崇,以及对于后世能够理解其心声之人的期待。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呼唤,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中对于知识与智慧的向往。
最后,“起居饮食不离上,外孰有耳听琅琅。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则是在表达一种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在这里,“起居饮食不离上”可能是对日常生活中与高贵理想相伴随的写照,而“外孰有耳听琅琅”则是在强调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结尾两句,通过“应云汝德未衰在,旦暮可起鸣朝阳”的表述,更是对未来抱有一种乐观态度,期待着理想的实现。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世界。
寒梅照虚牖,严霜凋敝裘。
故人动归兴,岁宴不可留。
徐卿立身何坦荡,行年五十犹偃仰。
不思唾手取公卿,却甘低头在草莽。
市中卖药能逃名,杖头挑钱还解酲。
悲来不作穷途哭,时复有诗鸣不平。
忘年之交古来有,臭味相同即为偶。
来迟去疾奈尔何,无限离情付杯酒。
北风吹雨凝作花,船头敲冰船尾划。
道傍行人指归路,城上栖乌还到家。
城市尘埃易更改,还念山林青眼在。
看花有约明年来,教我村童埽门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