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远青山小,林幽碧树深。
清风与明月,相对即知音。
天远青山小,林幽碧树深。
清风与明月,相对即知音。
这首诗《独意》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深远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天远青山小”,以“天远”衬托出青山的渺小,给人一种广阔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的豪迈情怀。接着,“林幽碧树深”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绿色的树木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清风与明月,相对即知音”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自然界的清风和明月比喻为知音,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相通的境界。清风与明月不仅给予人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更在精神层面上给予了慰藉和启示,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