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陆义山舍人入山》
《陆义山舍人入山》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深山一自埋清影,谁向鸾溪寺里行。

无著岭头空有约,天亲湖上旧知名。

木樨可遂闻香意,莲社应无生客情。

且就松阴磅礴坐,他年须忆鹤归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深山中的生活与心境。首联“深山一自埋清影,谁向鸾溪寺里行”以“深山”、“清影”、“鸾溪寺”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氛围,暗示了僧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的清净。颔联“无著岭头空有约,天亲湖上旧知名”通过“无著岭”、“天亲湖”的自然景观,以及“空有约”、“旧知名”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生活的感慨。

颈联“木樨可遂闻香意,莲社应无生客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木樨(桂花)的香气象征着美好与纯净,而“闻香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莲社”作为佛教修行的场所,暗含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而“应无生客情”则体现了他对真正知音的期待与珍惜。

尾联“且就松阴磅礴坐,他年须忆鹤归声”则是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诗人选择在松树下静坐,享受自然的宁静,同时也预示着他将在这片山林中度过余生。最后一句“他年须忆鹤归声”,既是对未来可能重逢的美好想象,也是对过往岁月中珍贵回忆的珍视,充满了对生命旅程的感慨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僧人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平静与坚韧,以及对美好事物和真挚友谊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邱菽园观察招宴南洲第一楼分韵,得一字

菽园豪情谁与匹,飞笺柬我如羽疾。

画楼高处矗南天,酒香花香交泛溢。

谁识花香与酒香,酝酿主人一枝笔?

管弦声里雅徵吟,好句如珠冲口出。

骚坛健将肃精神,静听主人宣令毕。

各拈一韵成一诗,不拘体格五七律。

毗舍耶客本粗才,忽闻斯言惴惴慄。

自从小劫历红羊,身似孤臣遭屏黜。

犹如巢破乱飞蜂,依草附花难酿蜜。

落拓江湖杜牧之,忏除结习王摩诘。

主人爱才如爱命,不因穷通与得失。

令我挥笔写牢骚,赏识风尘引入室。

海天诚不负斯游,得与群贤谈促膝。

异时分手各西东,不知斯会复何日?

雪泥鸿爪是因缘,我为拈毫纪其实。

时在光绪丙申年,仲冬十一月初一。

(0)

被放出都

扪心自觉此心平,自古文章有定评。

不信再来犹有望,依然两度未成名!

计偕远道悲翁子,对策伤时笑贾生。

甚欲邯郸寻梦去,人间无枕可通灵!

(0)

南台记所见

是愁是病是寒欺,斜倚熏笼力不支。

我若梦中传彩笔,好图一幅病西施。

(0)

拟古

甲帐妾不见,砧声君不闻。

君怀深闺梦,妾望塞边云。

不如天上月,照妾复照君。

(0)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七

红日正三竿,已到太平岭。

霜严启朝晴,随意观山景。

草屋锁炊烟,黄叶淡村影。

沽酒店挂帘,充饥客谈饼。

更喜贤主人,饮食随所请。

言及本州官,立法独尚猛。

此属救时才,差能安四境。

努力且加餐,再试骥足骋。

(0)

过旧园·其一

皴皮经雨绣苍苔,半悴花苞懒欲开。

几树棠梨枯若此,我曾亲见种时来。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