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切秋声虫络丝,入帘残月似蛾眉。
愁心不逐闲云散,长比寒沟月照时。
凄切秋声虫络丝,入帘残月似蛾眉。
愁心不逐闲云散,长比寒沟月照时。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首句“凄切秋声虫络丝”以“络丝”比喻细密的秋虫鸣叫声,营造出一种细腻而哀婉的氛围。次句“入帘残月似蛾眉”中,“残月”与“蛾眉”形成巧妙的比喻,既描绘了月形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第三句“愁心不逐闲云散”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即使面对自由飘逸的闲云,也无法让愁心随之散去,表达了愁绪之深重。最后一句“长比寒沟月照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将愁绪与寒冷的沟水、月光下的静寂相联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凄清,情感表达更为深刻。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思考。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
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
不见当关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
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
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
寂寞蝉声静,差池燕羽回。
秋风怜越绝,朔气想台骀。
相去数千里,无因同一杯。
殷勤望飞雁,新自塞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