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
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
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林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境。
“潇洒青林际”一句,以“潇洒”形容树木繁茂,设定了整首诗的清幽氛围。"夤缘碧潭隈"则描绘出溪水环绕山谷,潺潺流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两句,通过溪水激荡、波光粼粼的情景,展现了水的活力与动感。同时,“冒石”、“触砌”的用词,增添了一种自然力的磅礴。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两句,则将视线转移到空气中的香风和水中开放的幽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逼人度”、“覆水开”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这两句,则是诗人基于上述景象所做的情感寄托。"故令无四壁"意味着将室内外的界限打破,使得心灵获得解放;而"晴夜月光来"则是希望在宁静的夜晚,能够沐浴在清辉的月光之中,这既是一种景观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且还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