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入座晚萧萧,谁信无心境自销。
良夜何人敲竹树,深云有梦渡河桥。
已知世乏调鹰手,犹自口吹引凤箫。
但劝相逢须著眼,莫将难易误晨宵。
秋风入座晚萧萧,谁信无心境自销。
良夜何人敲竹树,深云有梦渡河桥。
已知世乏调鹰手,犹自口吹引凤箫。
但劝相逢须著眼,莫将难易误晨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晚凉,内心却能保持平静的情境。首句“秋风入座晚萧萧”以秋风起兴,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接着,“谁信无心境自销”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内心的平静自守依然如故。
“良夜何人敲竹树,深云有梦渡河桥”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夜晚的静谧与深云中的梦境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梦想。
“已知世乏调鹰手,犹自口吹引凤箫”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驾驭鹰的人已经不多,但他仍然坚持自我,如同吹奏凤箫,追求高雅的艺术境界,体现了对理想与艺术的执着追求。
最后,“但劝相逢须著眼,莫将难易误晨宵”两句,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提醒。它告诫人们在相遇时要珍惜,不要因为事物的难易而错失良机,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应该把握当下,用心去体验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超然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