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初出扶胥口,长风为扫黄木湾。
试问渔翁钓南海,何如孔子登东山。
已有佳山藏白首,岂无大药驻红颜。
亭前撞著纯阳子,指点蓬莱水月间。
赤日初出扶胥口,长风为扫黄木湾。
试问渔翁钓南海,何如孔子登东山。
已有佳山藏白首,岂无大药驻红颜。
亭前撞著纯阳子,指点蓬莱水月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深沉的意境。开篇“赤日初出扶胥口,长风为扫黄木湾”以炽热的太阳和清劲的长风起笔,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充满活力的氛围。接着,“试问渔翁钓南海,何如孔子登东山”,诗人借渔翁与孔子的故事,引出对人生追求与精神境界的思考,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哲思融合在一起。
“已有佳山藏白首,岂无大药驻红颜”两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青春永驻的渴望,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最后,“亭前撞著纯阳子,指点蓬莱水月间”,诗人似乎遇到了传说中的仙人吕洞宾(纯阳子),在水月交融的仙境中得到指引,寓意着心灵的觉醒与超越世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富有哲理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精神境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
六月溧阳三日雨,山田喜足低田苦。
学中亦有北铃圩,低处水深三尺许。
秧苗浸倒根已浮,再种何由能入土。
老夫寓居西郭外,厌听村村蹋车鼓。
唇焦面黑嗟农夫,此生悔不业樵渔。
有山可采水可钓,免得晓夜忧耕锄。
去年一熟才了逋,今年再熟力始舒。
岂期不待稻花白,并随荇藻归江湖。
溧阳近与丹阳接,不雨由来三数月。
河流浅涩田乾枯,练湖放水通舟楫。
人间既是寒暑同,天上何为雨旸别。
愿移此雨慰彼心,还我朱明作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