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蟋蟀》
《蟋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

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

零露聊饱蝉,落叶才庇蚁。

秋风满庭砌,安能久居此。

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

平生胜负心,一笑付童子。

(0)
注释
一何:多么,表示程度。
晓夜:从早到晚。
居然:竟然,出乎意料。
童子:指孩子,这里可能带有轻松、无虑之意。
翻译
蟋蟀的数量多么多,从早到晚不停鸣叫。
它们的声音竟然相互应和,各自受着气息的驱使。
露水滋润了蝉,落叶成了蚂蚁的遮蔽所。
秋风吹遍庭院的台阶,怎能长久居住在这里。
愁苦的声音不想去听,但我听来却感到一丝欣喜。
一生的胜败之心,就让孩童般的轻松心态去承担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孤寂,蟋蟀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诗人通过对蟋蟀鸣叫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无奈。

“蟋蟀一何多,晓夜鸣不已。” 这两句直接描写了蟋蟀众多且整夜不息地鸣叫,这种持续不断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

“居然声相应,各为气所使。” 这里诗人用“居然”来形容蟋蟀之声的自然和谐调,暗示每个生命都有其自己的节奏和规律。

“零露聊饱蝉,落叶才庇蚁。” 蝉因雨露而得以充饥,蚂蚁则在落叶下寻找庇护。这些自然界的小生灵各自为营的场景,使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生命力与孤独感。

“秋风满庭砌,安能久居此。” 秋风吹遍庭院,诗人对这种环境产生了疑问,是如何能够长久地停留在这样的地方。

“愁声不欲听,我听差可喜。” 诗人并不愿意听到这些让人感到忧郁的声音,但既然已经听到了,也只好接受现实。

“平生胜负心,一笑付童子。” 最后一句,诗人将自己一生的得失与烦恼统统交给了孩子一般的纯真心态,用一笑来释放内心的重担。

这首诗语言朴素而含蓄,以蟋蟀鸣叫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界小生命的观察,抒写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豁然超脱的态度。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昭君怨.送别

谁唱阳关三叠。黄却满林秋叶。旧恨与新愁。

倚楼头。此日不应远出。出又谁家安笔。

明岁菊花开。待归来。

(0)

行香子.消暑

投去牙签,彩笔慵拈。能得閒、拂拭苍髯。

算来人世,百味都兼。有卢橘酸,黄蘖苦,蜜煎甜。

朱雀航边,未卷青帘。又丹霄、挂了银蟾。

好寻酒伴,去避尘炎。对云母屏,冰绡帐,水精帘。

(0)

行香子.江上

兰桨双飞,洞口依微。神仙家、自古人稀。

且跟渔父,背件蓑衣。正秫酒香,芦笋嫩,鳜鱼肥。

月色江声,一叶船归。绿阴中、犬吠柴扉。

二三稚子,栩栩天机。念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诗。

(0)

摸鱼儿.咏事

艳阳天、小桃开了,碧栏干外有凛。

芳汀回看鸳鸯伴,妒杀鹤寒鸿■。人早审。

萼绿去、人閒那得神仙品。香凝燕寝。

是再世情缘,三生福分,莫认旅窗枕。

闺房事,谁道鸣鸠醉椹。频年犹未能稔。

妆台宝镜分明是,忽忽积尘如恁。君不尤。

从古昔、机丝萋斐空成锦。谗人太甚。

只瑟怨琴凄,同埋玉树,残魄恨犹饮。

(0)

鹊桥仙.小照

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

便将七尺活埋来,埋不到、梦中浮梗。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那不遭人齿冷。

满头霜雪识为谁,是影外、依微残影。

(0)

南柯子.戏题

越女凉风喜,吴娘暮雨愁。便将菱角作鸡头。

同是江湖一派要相调。黑毡充贵少,缟袂备歌喉。

短衣匹马不公侯。莫道楚人从昔是猕猴。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