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凉风喜,吴娘暮雨愁。便将菱角作鸡头。
同是江湖一派要相调。黑毡充贵少,缟袂备歌喉。
短衣匹马不公侯。莫道楚人从昔是猕猴。
越女凉风喜,吴娘暮雨愁。便将菱角作鸡头。
同是江湖一派要相调。黑毡充贵少,缟袂备歌喉。
短衣匹马不公侯。莫道楚人从昔是猕猴。
这首《南柯子·戏题》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情与人物情感。
首句“越女凉风喜”,描绘了一幅江南女子在凉爽秋风中欢愉的画面,展现了女子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享受。接着,“吴娘暮雨愁”则转而描绘一位女子在傍晚细雨中的忧愁情绪,对比鲜明地展示了不同情境下人物情感的变化。
“便将菱角作鸡头”,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菱角比作鸡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特色物产,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对家乡风物的深情。接下来,“同是江湖一派要相调”,表达了作者对不同人物之间相互理解和调和的期望,寓意深远。
“黑毡充贵少,缟袂备歌喉”,这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黑毡代表低贱,缟袂则象征高雅,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短衣匹马不公侯”,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行侠仗义、不慕权贵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与正义的向往。“莫道楚人从昔是猕猴”,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楚人的智慧与勇敢,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吾闻颜氏子,箪瓢欢有馀。
不知外慕乐,服膺在诗书。
君看轩冕荣,其辱与之俱。
斯由岂不遂,上蔡曾弗如。
倚伏无已时,循环共一涂。
贤愚但相笑,莫知改前车。
嗟我晚闻道,一官真蘧庐。
得之不为喜,失之分所无。
尘垢未忘扫,冰炭久已除。
萧然百忧释,梦觉两于于。
江南有高士,以乐名其居。
嗜不同众好,德则良不孤。
磨铅事简策,校雠独勤劬。
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
黄卷有晤语,舍兹无与娱。
安得乘扁舟,访君在五湖。
非贤幸脱龙蛇岁,上圣应怜虮虱臣。
忆与政和同度岭,朝来已点四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