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颜氏子,箪瓢欢有馀。
不知外慕乐,服膺在诗书。
君看轩冕荣,其辱与之俱。
斯由岂不遂,上蔡曾弗如。
倚伏无已时,循环共一涂。
贤愚但相笑,莫知改前车。
嗟我晚闻道,一官真蘧庐。
得之不为喜,失之分所无。
尘垢未忘扫,冰炭久已除。
萧然百忧释,梦觉两于于。
江南有高士,以乐名其居。
嗜不同众好,德则良不孤。
磨铅事简策,校雠独勤劬。
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
黄卷有晤语,舍兹无与娱。
安得乘扁舟,访君在五湖。
吾闻颜氏子,箪瓢欢有馀。
不知外慕乐,服膺在诗书。
君看轩冕荣,其辱与之俱。
斯由岂不遂,上蔡曾弗如。
倚伏无已时,循环共一涂。
贤愚但相笑,莫知改前车。
嗟我晚闻道,一官真蘧庐。
得之不为喜,失之分所无。
尘垢未忘扫,冰炭久已除。
萧然百忧释,梦觉两于于。
江南有高士,以乐名其居。
嗜不同众好,德则良不孤。
磨铅事简策,校雠独勤劬。
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
黄卷有晤语,舍兹无与娱。
安得乘扁舟,访君在五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湖阴有隐君子作轩曰独乐乡人常希古为赋诗属予同作寄之》。诗中通过对比颜回和世俗之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儒家文化的推崇。
首句“吾闻颜氏子,箪瓢欢有馀”,引用颜回的故事,说明即使生活贫困,内心也能充满快乐。接着,“不知外慕乐,服膺在诗书”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比外在的享乐更为重要,诗书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君看轩冕荣,其辱与之俱”则指出官位和荣誉虽然表面上光鲜,但同时也伴随着烦恼和责任。接下来的“斯由岂不遂,上蔡曾弗如”表达了对颜回虽未得到官位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的赞赏。
“倚伏无已时,循环共一涂”揭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贤愚但相笑,莫知改前车”则告诫人们不要嘲笑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需要自我反省。
“嗟我晚闻道,一官真蘧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悟人生道理的感慨,官位不过是暂时的栖身之所,并非永恒的归宿。“得之不为喜,失之分所无”体现了诗人对物质得失的淡泊态度。
“尘垢未忘扫,冰炭久已除”表明诗人内心已经摆脱了杂念和困扰,心境平和。“萧然百忧释,梦觉两于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最后,“江南有高士,以乐名其居”提到江南有一位高人,以快乐为名,象征着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嗜不同众好,德则良不孤”赞扬这位高士与众不同,品德高尚。“磨铅事简策,校雠独勤劬”描述了高士专心于学问,勤奋不息。“持此返退藏,不愿拾紫朱”表达了高士追求内心的平静,不愿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黄卷有晤语,舍兹无与娱”说明高士与书籍为伴,享受其中的乐趣。“安得乘扁舟,访君在五湖”表达了诗人希望亲自去探访这位高人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颜回故事的引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中“内圣外王”思想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个人内心修养的重视。
平生顺天命,渴饮与饥饭。
不能便利趋,俛首榷商贩。
随群谒上官,言语但朴愿。
岂知事迎合,宛转若藤蔓。
秉心实无它,世俗乃憎怨。
岂期筮仕初,邂逅适素愿。
明公行都来,郡政毕已逮。
不惟辱宽假,时亦蒙诱劝。
王事有期程,后我念迟钝。
公今趋天朝,尚我坐尘坌。
感恩顾未报,送别益增恨。
伟哉佐此邦,声名不前逊。
专城亦数月,蒙福数十万。
清介持一律,冰玉不可溷。
从来士大夫,德劭才或困。
岂如明公贤,全美难悉论。
行看庙堂上,相先以名献。
斐然作诗歌,聊写意缱绻。
将军承天宠,建此油幢碧。
喑呜指顾间,匈奴期伏锧。
堂堂帷幄算,暨暨貔貅力。
填填画鼓鸣,烁烁红旗植。
风高战场古,万里快驱轹。
轩昂国士知,痛愤平城厄。
兵求结发战,马作腾槽踯。
英声陵鬼方,义气殚禹迹。
书驰羽檄忙,阵布鱼丽戢。
漫天尘雾黄,照夜戈鋋白。
羌胡那敢斗,枕籍多于箦。
骈颈亟卖降,析骸仍乞食。
君文比武事,雄伟世共识。
顾我敢言勇,殆类殿奔策。
它年后从车,万一效寸尺。
声名蛮貊间。
难避江湖僻。
冥心进取地,高节空介特。
囊锥不可隐,颖脱在朝夕。
丽词工锦绣,妙语珍渠珀。
何时驱俗氛,相会不旬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