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贤幸脱龙蛇岁,上圣应怜虮虱臣。
忆与政和同度岭,朝来已点四年春。
非贤幸脱龙蛇岁,上圣应怜虮虱臣。
忆与政和同度岭,朝来已点四年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在甲午年元日所作,名为《甲午元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上圣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首句“非贤幸脱龙蛇岁”,诗人以“龙蛇岁”比喻动荡不安的年份,表达自己在艰难岁月中幸存下来的庆幸。这里的“非贤”可能暗指自己并非贤能之士,却能在乱世中得以保全,流露出一种谦逊自省的态度。
次句“上圣应怜虮虱臣”,诗人将自己比作“虮虱臣”,虮虱虽小但也是臣民之一,以此表达自己虽微不足道,但作为臣子仍然受到上圣的眷顾和怜悯。这里蕴含着对君主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后两句“忆与政和同度岭,朝来已点四年春”,诗人回忆起与政和年间一同度过山岭的日子,感叹时间飞逝,转眼间已是四年春光。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个人经历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陇山有佳木,采之以为船。
隆隆若浮屋,轩窗开两偏。
粉壁团扇洁,绣柱水龙蟠。
中设棐木几,书史列其间。
茶铛与酒臼,一一皆精妍。
歌童四五人,鼓吹一部全。
囊中何所有,丝串十万钱。
已饶清美酒,更办四时鲜。
携我同心友,发自沙市边。
遇山蹑芳屐,逢花开绮筵。
广陵玩琼花,中泠吸清泉。
洞庭七十二,处处尽追攀。
兴尽方移去,否则复留连。
无日不欢宴,如此卒余年。
高皇宝鼎北平迁,羽卫犹屯万灶烟。
养虎最宜防猝饿,调鹰莫更使多眠。
长江水绿千矛闪,大树旗红一的县。
匹马不嘶穿垒过,知君此际气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