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
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
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
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
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
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
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
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
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
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
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
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赏桂的图景。开篇即写“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表达了主人对来客的款待之情,以及对桂花美好的享受与沉醉。这里的“金粟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桂花如同黄金般灿烂。
接着,“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展现了桂花在秋风中摇曳,层次分明的景象。桂花在秋季盛开,这里通过“参差开”的字眼传达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
诗中的“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则是对桂花香气和形态的细腻描写。“馨香逆人鼻”表明桂花的香气扑面而来,令人沉醉;“蓓蕾藏圣胎”则通过比喻手法,强调了桂花的珍贵与神秘。
“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描绘了赏花时摘下桂花放在酒杯中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桂花的一种享受,也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则转向夜晚,月光下的悠闲自得。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与他一起在这美好的夜晚中漫步,享受桂花之外的另一番景致。
最后,“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表达了对音乐和艺术的享受,以及不急不躁的情趣。这里的“红袖”可能指的是侍女或乐伎,而“画角”则是古代一种乐器。这两者的结合,营造出一个悠闲、安逸的艺术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桂花及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细心享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赏析。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致、生活享乐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秋夜赏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