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接翼上天池,旧事空存雁塔题。
岂有新诗来渭北,谩令后学仰关西。
当年接翼上天池,旧事空存雁塔题。
岂有新诗来渭北,谩令后学仰关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杨贯之提举挽诗(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旧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当年接翼上天池,旧事空存雁塔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当年的欢聚,如今只剩下一些遗迹和记忆。在“雁塔”留下的题刻,成为了过去岁月的见证。
"岂有新诗来渭北,谩令后学仰关西。"
这两句则是对友人的期待与赞美之词。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古代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创作出新的诗篇。在这里,“渭北”和“关西”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诗人对于友人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后来的学者的一种期待,希望他们能够仰望这样的文学高峰。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渴望传承文化的愿景。
赭衣舂永巷,酸风起暮杵。
声声碎妾心,妾儿痛隔三千里。
灞水欢迎骨肉恩,子母再见无由缘。
谁将鸩羽饮龙子,晨猎上林如意死。
妾耳纵能闻,妾目那能视。
妾口纵能言,妾足安能履。
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
堂堂丰沛龙准公,三尺造汉烹英雄。
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
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