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微风动角巾,晴光初变柳条新。
因过小筑思招隐,为见残梅始惜春。
好鸟多情啼野树,孤云无伴逐幽人。
石桥流水群松下,随地青山可卜邻。
陌上微风动角巾,晴光初变柳条新。
因过小筑思招隐,为见残梅始惜春。
好鸟多情啼野树,孤云无伴逐幽人。
石桥流水群松下,随地青山可卜邻。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生动画面。首句“陌上微风动角巾”,以微风轻拂行人的头巾起笔,既点明了时节与人物活动,又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接着,“晴光初变柳条新”一句,通过“晴光”与“柳条新”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复苏。
“因过小筑思招隐,为见残梅始惜春。”诗人路过一处小屋,被眼前的景色触动,联想到隐居山林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见到残存的梅花,更加珍惜春天的到来,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珍视。
“好鸟多情啼野树,孤云无伴逐幽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鸟儿在树间欢快地啼鸣,云朵孤独地追逐着隐士,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
最后,“石桥流水群松下,随地青山可卜邻。”诗人想象自己在石桥旁、流水边、群松之下,与青山为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环境的憧憬。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君先鲁东家,门户照千古。
文章固应尔,须鬣馀似处。
虽非蒙倛状,尚肖历国苦。
诵书口澜翻,布谷杂杜宇。
十年困奔走,栉沐饱风雨。
吾道其非邪,野处岂兕虎。
灞陵闲老将,柏直口尚乳。
自君兄弟还,鼎立知有补。
蓬山耆旧散,故事谁删去。
来迎冯翊传,出饯会稽组。
吾犹及前辈,诗酒盛册府。
愿君倡此风,扬觯斯杜举。
蒜山渡口挽归艎,朱雀桥边看道装。
供帐已应烦百两,击鲜毋久溷诸郎。
问禅时到长干寺,载酒闲过绿野堂。
此味只忧儿辈觉,逢人休道北窗凉。
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躞蹀身轻山上走,欢呼船重醉中归。
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
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