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涯、乱鸦枯树,重重云影遮裹。
不知仲蔚庐安在,梦向太行飞堕。尘敢涴。
便咫尺咸阳,尽作沧江卧。晴占雨课。
想问字村童,对棋野老,争唤伯休那。
沈冥意,凭仗烟皴墨破。愁心寒黛双锁。
图成足补骚遗否,略写豹潜蝉蜕。公定可。
向黄叶林边,添个青衫我。牢愁亦颇。
对冷盏低檠,催诗太急,檐际塞鸿过。
望天涯、乱鸦枯树,重重云影遮裹。
不知仲蔚庐安在,梦向太行飞堕。尘敢涴。
便咫尺咸阳,尽作沧江卧。晴占雨课。
想问字村童,对棋野老,争唤伯休那。
沈冥意,凭仗烟皴墨破。愁心寒黛双锁。
图成足补骚遗否,略写豹潜蝉蜕。公定可。
向黄叶林边,添个青衫我。牢愁亦颇。
对冷盏低檠,催诗太急,檐际塞鸿过。
此词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景象,以“望天涯”开篇,引出一幅乱鸦盘旋、枯树矗立、云影遮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词人以“仲蔚庐安在”的疑问,将思绪引向历史深处,仿佛梦回太行山,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尘敢涴”一句,表达了对世俗尘埃的不屑与抵抗,即使咫尺之间是繁华的咸阳,词人也宁愿选择如沧江般静卧,远离尘嚣。接下来,“晴占雨课”则暗示了词人的生活态度,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能自得其乐,通过与村童问字、与野老对棋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想问字村童,对棋野老,争唤伯休那”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词人与乡间百姓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古代隐士伯夷、叔齐(伯休)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精神上的共鸣。
“沈冥意,凭仗烟皴墨破”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自然界的烟雾和墨迹,象征着内心的深邃与复杂,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愁心寒黛双锁”则直接抒发了词人的愁绪,如同深锁的黛眉,难以释怀。然而,词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通过“图成足补骚遗否,略写豹潜蝉蜕”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绘画来弥补文学作品中的不足,同时借豹潜蝉蜕的形象,寓意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同动物的隐秘生活一般,充满生机与变化。
最后,“公定可。向黄叶林边,添个青衫我”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希望在黄叶纷飞的林边,能有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相伴,共同享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艺术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芳眠芍药。正春酣梦怯,压损亭角。
香雾一重,夕照一重,重重倒映池阁。
退红十二无人靠,闲搭住、柳丝轻薄。
甚旧家、尽日愔愔,满院刺桐花落。
知否下阶小立,纤腰曾凭久,心事犹昨。
行过曲廊,冷冷清清,悄地绿阴如幕。
断肠天气浑难倚,谁寄语、东风休恶。
认翠苔、几点荒愁,半堕絮烟漠漠。
瑶波淡写湘妃怨,美人洞箫声起。
霜籁泠泠,烟痕渺渺,一片碧山花外。幽怀漫寄。
听低唱微云,袖双扶翠。
惨绿垂杨,丝丝金缕画船舣。鲈乡便携俊侣。
鸥边清事足,销尽罗绮。
红烛填词,青楼侧帽,那许年芳如水。银湾影里。
问何处琼楼,峭风仙佩。梦去罗浮,月明骑凤子。
隐华灯,窥绣闼,生小水云活。
根化红心,若意肯趋热。
草间也有微光,照他青史,浑不借、天边圆月。
翠帘揭。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
西北楼高,飞梦画堂阔。
轻罗小扇无情,欺侬漂泊,待秋冷、有人抛撇。
淡晴天。云峰里、一霎细雨斜穿。
招动碧梧风影,叶叶清圆。
小衫团扇,湖石下、静听幽蝉。
暮景人、斜阳尽处,红近池莲。忆昔雪藕歌筵。
有人向、水窗云槛留连。今日枇杷花冷,文字通缘。
品诗选竹,和胜友、好句新镌。
露坐久、杯倾重碧,月堕疏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