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昧其识,沈冥生死中。
一为利欲染,罔测吉与凶。
轹辘前后声,覆辙无不同。
遑遑驷马车,驺从行趋风。
恶影不息荫,世路焉愧躬?
愚者昧其识,沈冥生死中。
一为利欲染,罔测吉与凶。
轹辘前后声,覆辙无不同。
遑遑驷马车,驺从行趋风。
恶影不息荫,世路焉愧躬?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自警二首(其一)》,通过对愚者沉溺于生死、被利欲蒙蔽,无法分辨吉凶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人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道德警示的忧虑。"轹辘前后声"形象地刻画了众人追逐名利的急促脚步,"覆辙无不同"则暗示了许多人重蹈覆辙的命运。诗人以"遑遑驷马车,驺从行趋风"比喻那些忙忙碌碌、随波逐流的人,"恶影不息荫,世路焉愧躬"则揭示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难以保持自我,深感惭愧。整首诗寓言深刻,警醒世人要明辨是非,勿被欲望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