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锡携瓶谒未央,薜萝衣湿惹天香。
晓辞丹陛君恩重,笑指旧山归路长。
何处漱泉吟夜月,几程闻雨宿云房。
他年松下敲门去,应许尘襟拂石床。
振锡携瓶谒未央,薜萝衣湿惹天香。
晓辞丹陛君恩重,笑指旧山归路长。
何处漱泉吟夜月,几程闻雨宿云房。
他年松下敲门去,应许尘襟拂石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手持锡杖,携带水瓶,前往护国寺的场景。诗人以送别僧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僧人的深深敬意和对僧人归山修行生活的向往。首句“振锡携瓶谒未央”展现了僧人虔诚的姿态和长途跋涉的艰辛,而“薜萝衣湿惹天香”则暗示了僧人行走在自然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
“晓辞丹陛君恩重”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僧人清晨离开皇宫,显现出其对皇恩的尊重;“笑指旧山归路长”则流露出僧人对于回归山林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归途遥远,但心情轻松愉快。接下来,“何处漱泉吟夜月”描绘了僧人在寂静的夜晚,在山泉边吟唱佛经,生活简朴而富有诗意。
最后一句“他年松下敲门去,应许尘襟拂石床”预示着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亲自拜访僧人,洗涤心灵上的尘埃,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对僧人出尘入定生活的羡慕和对禅意人生的向往。
蒐材于覆军,得士岂能勇。
纷纷下第人,辇下聚秋蠓。
长安非我家,道路正汹汹。
对酒思貂裘,将车愁铁笼。
开门一客至,下马千言涌。
要我孱夫笔,佐彼军事冗。
我方嗒焉丧,闻言三曲踊。
走告王与钱,壮语相怂恿。
亦有尼行者,嗫嗫儿女恐。
人生取快意,失蜀匪望陇。
儒冠裹人头,终古茧居蛹。
卷书市鞍辔,僮仆日夜董。
偕行有三子,通名交揖拱。
同是毷氉身,相看一笑唪。
临水结茅庵,位置自清旷。
芙蕖若亲人,灼灼窗前放。
布席面澄波,遥峰淡相向。
酒酣一散步,烟际闻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