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外彤云已满空。帘旌不动石榴红。
谁将秋色到楼中。
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
炎洲人到广寒宫。
阑外彤云已满空。帘旌不动石榴红。
谁将秋色到楼中。
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
炎洲人到广寒宫。
这段诗歌选自宋代诗人邓肃的《浣溪沙·右九》第四首,展现了秋天的景象与内心情感。
"阑外彤云已满空。帘旌不动石榴红。" 这两句描绘出窗外乌云密布,室内则是静谧而温馨的场景。帘幔未动,透露出一种安宁与平和,而石榴花的红色则象征着丰盛和热情。
"谁将秋色到楼中。"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丽景色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把这种美带入室内的心愿。
"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 玛瑙(一种宝石)和翡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高贵而清冷的氛围。"瓠犀"指的是空中的云朵,这里形容它如同玉器一般纯洁。"终日凛天风"则传达了一种清凉而孤寂的情怀。
"炎洲人到广寒宫。" 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在秋季来到一个名为广寒的宫殿,可能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或是为了欣赏秋景。"炎洲"指的是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是比喻,而非实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室内外的对比和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范侯作园湖之隅,缭以脩竹千芙蕖。
鸭陂下浸波澜阔,箕山西指峰峦孤。
有堂翼然照通衢,路人尚忆华严居。
华严初来理荒废,布衣小艇披茭蒲。
蛙鸣不知官与私,莫来乱我夜读书。
人怀忠直及其子,遗爱何止屋上乌。
小范更无膏粱气,闭门一味如蠹鱼。
肯为山林独往计,且隐市朝行坦途。
嗟我与君涉世疏,短绠汲深尔自愚。
行歌道上惭妻孥,坐令家无甔石储。
欲将大隐欺谁欤,人不吾以曷早图。
未须直学西山夫,槁项终为山泽臞。
绿衣翠顶珠冠缨,西来万里陇山青。
金鸡一鸣天下白,此鸟一鸣天下平。
金精禀气清儆直,言语分明藏不得。
宫中未闻家国事,共爱聪明好颜色。
殿上衮衣谁小戏,宫中锦绷摇虎翅。
皂雕御史不弹邪,拜赐君王绿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