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数衢通,曾取江西径过东。
今日更寻南去路,未秋应有北归鸿。
东西南北数衢通,曾取江西径过东。
今日更寻南去路,未秋应有北归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中的思考与感慨。"东西南北数衢通,曾取江西径过东"表明诗人对各个方向都有所了解和经历,其中"江西"暗示了对南方的熟悉。"今日更寻南去路"则显示出诗人当下正在向南行进的状态,同时也可能隐含着一种逃离或是追求的心情。
"未秋应有北归鸿"一句,通过对季节和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某种预期或者期待。这里的"未秋"意味着还没有到秋天,而"北归鸿"则指候鸟在秋天回归北方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也可能隐喻诗人对于归去的向往或是必须返回的宿命。
整首诗通过对方向和季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生活的变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空间的思考。
暮雨消烦暑。房栊□、顿觉秋意如许。
天高云杳,山横绀碧,桂华初吐。
空庭静掩桐阴,更苒苒、流萤暗度。
记那时、朱户迎风,西厢待月私语。
佳期易失难重,馀香破镜,虽在何据。
如今要见,除非是梦,几时曾做。
人言雁足传书,待尽写、相思寄与。
又怎生、说得愁肠,千丝万缕。
高阁登临佛国春,逍遥聊复话前因。
老来白业渐欲近,兴到青山相与新。
扰扰簿书抛旧梦,迢迢钟磬著闲身。
笑他车马临官道,不及朝耕暮读人。
昔时彭祖,闻道有、八百穹崇遐寿。
屈指我公今几许,历岁才方七九。
七百修龄,更三十七,犹是公之有。
此逢诞节,盍须来献尊酒。
好是子舍孙枝,居官领荐,迭复青毡旧。
陶令解龟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
只恐九重,思贤梦觉,未屈调羹手。
周公居左,鲁公还是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