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彭祖,闻道有、八百穹崇遐寿。
屈指我公今几许,历岁才方七九。
七百修龄,更三十七,犹是公之有。
此逢诞节,盍须来献尊酒。
好是子舍孙枝,居官领荐,迭复青毡旧。
陶令解龟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
只恐九重,思贤梦觉,未屈调羹手。
周公居左,鲁公还是居右。
昔时彭祖,闻道有、八百穹崇遐寿。
屈指我公今几许,历岁才方七九。
七百修龄,更三十七,犹是公之有。
此逢诞节,盍须来献尊酒。
好是子舍孙枝,居官领荐,迭复青毡旧。
陶令解龟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
只恐九重,思贤梦觉,未屈调羹手。
周公居左,鲁公还是居右。
这首宋词以彭祖长寿的故事开篇,将致政邑宰比作彭祖般享有长久的寿命,称赞其年纪虽已七十九岁,但仍有七百年的寿数,显示出对他的敬仰。接着,词人赞美了邑宰家族的繁荣,孙子接续为官,表现出家族的延续和荣耀。词中提到陶渊明辞官之事,暗示邑宰也有可能选择归隐,但又担心朝廷会思念他的才能,未让他完全退出政坛。
最后,词人以周公和鲁公的历史典故作结,暗示邑宰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即使退居二线,仍然受到尊重。整首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长者的祝福,也寓含了对官员德才兼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