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火里有金莲,岂必汤中无芙蕖。
卓然不受玉井诏,独开生面薰风初。
是时别浦才田田,早有霞瓣临波舒。
却如九品开极乐,天龙著意为吹嘘。
君不见岱岳顶上松,劲节傲寒称大夫。
傲寒傲热纵不同,要皆矫矫自立徒。
以此论是荷,岂非君子乎。
水华亭亭倘借问,何闻而毁何见誉。
曾闻火里有金莲,岂必汤中无芙蕖。
卓然不受玉井诏,独开生面薰风初。
是时别浦才田田,早有霞瓣临波舒。
却如九品开极乐,天龙著意为吹嘘。
君不见岱岳顶上松,劲节傲寒称大夫。
傲寒傲热纵不同,要皆矫矫自立徒。
以此论是荷,岂非君子乎。
水华亭亭倘借问,何闻而毁何见誉。
这首诗以荷花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与对世间毁誉不定的思考。诗人首先通过“火里有金莲”与“汤中无芙蕖”的对比,强调了荷花的独特与坚韧,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其本色,正如君子之德,不受外界影响,坚守自我。
接着,诗人描绘了荷花在特定环境下的美丽景象,“早有霞瓣临波舒”,“却如九品开极乐”,形象地展现了荷花的高洁与生机勃勃,仿佛是自然界的极乐世界,得到了天龙的特别关注与吹嘘。这不仅赞美了荷花的自然之美,也暗喻了君子之德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与影响力。
诗人进一步将荷花与“岱岳顶上松”进行类比,指出两者虽然在傲寒傲热方面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品质,象征着君子的风骨。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君子品格的推崇,认为君子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能保持自己的尊严与正直。
最后,诗人以“以此论是荷,岂非君子乎”总结,明确地将荷花与君子相提并论,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诗人通过“水华亭亭”这一形象,引出对世间毁誉不定的思考,指出君子之德不应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关键在于其自身的品质与所处环境的适宜性。
整首诗以荷花为载体,既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又深刻探讨了君子品格与社会评价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百尺老龙卧山足,口吐清泉声簌簌。
山灵守护几千载,存此方圆两丸玉。
朅来一酌漱甘芳,洗尽凡心悦尘目。
嗟嗟世无桑伫翁,茶经水品谁能续。
扪萝试与谒灵祠,惟见苍苔锁茅屋。
人亡物在是耶非,长啸一声烟树绿。
日斜风定,系艇横塘,暮云似墨。
篱脚花开,秋容尚自罨寒碧。
水榭绣幕齐钩,有数声长笛。
翠袖凭栏,故遮团扇窥客。
匹练银光,画屏中、割来烟色。
松陵残梦,烟波诗兴萧瑟。
一种苍凉况味,又雁砧催别。
悄对疏灯,满林黄叶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