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丹篆刘根字,也见青囊郭璞书。
何似淮南旧鸡犬,一声鸣吠白云居。
曾闻丹篆刘根字,也见青囊郭璞书。
何似淮南旧鸡犬,一声鸣吠白云居。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隐喻和象征,展现了对古代智慧与道家思想的崇敬与向往。首先,“曾闻丹篆刘根字,也见青囊郭璞书”两句,提到了两位著名的道家人物——刘根和郭璞,他们分别以炼丹术和占卜闻名。这里“丹篆”指的是炼丹术的文字记载,“青囊”则是指郭璞所携带的装有占卜工具的袋子。这两句诗通过提及这两位人物及其著作,暗示了对古代神秘知识和智慧的追溯与敬仰。
接下来,“何似淮南旧鸡犬,一声鸣吠白云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这里“淮南”指的是汉代的淮南王刘安,他与他的门客们编纂了《淮南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旧鸡犬”则可能象征着这些古代智慧的传承者或守护者。而“白云居”则是一个隐喻,代表了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境界。整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智慧与道家精神的向往,以及对那种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兴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芙蓉山阳万家邑,石岭戴辙萦纡入。
溪水西行夜雨深,连村桑柘春云湿。
昔因荒迥少官府,日暮狐兔作人立。
自从置县二百年,稍有衣冠更俗习。
读书进士比舍闻,润屋黄金亦家给。
山中白日浮云多,负乘因仍足车笠。
燮侯世冑国勋旧,射策君门耻沿袭。
朱衣作监列星宿,远人岂意高轩及。
援琴不鼓书牒稀,弹铗无鱼宾客集。
绣衣使者停车见,黄堂大夫下床揖。
登高望远送飞鸿,揽辔骎骎度原隰。
人言桐乡人爱我,我爱桐乡重于邑。
画图千叠山木稠,茇舍萧条莫忘葺。
手携北山云,却上西江水。
月明洲渚生,叶落风不起。
虚舟不移棹,寒波钓金鲤。
银河转碧落,北斗去天咫。
龙吟匣中剑,虎跃弦上矢。
杀机谁敢当,吹毛岂轻试。
贝叶启千函,木榻脱双履。
惟应胜壁观,悠悠度年岁。
梦行衡庐间,千仞过苍壁。
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云雨蓄盘礴,时至如欲出。
絪缊尚回旋,挥霍忽奔逸。
物怪匿岩穴,愯若俟霹雳。
黑波汎高树,木叶走崩石。
升身登玄间,纵观龙变迹。
俯视九州野,草木有辉泽。
乃在风雨外,手画素三尺。
挥豪极动荡,落墨更沈郁。
图成示坐人,共笑不可得。
顾瞻以踟蹰,恍惚增叹息。
因之命肩舆,出门聊有适。
大术何舒舒,白鹤从数客。
略经幽涧滨,便上青松侧。
凭高望远水,双景荡虚碧。
拂石共客坐,芳草藉尻膝。
忽然闻钟声,睡觉北窗席。
维昔玄圣,有子过庭。学礼学诗,诏之丁宁。
面墙之窒,繇不知味。亲能使学,不能使嗜。
观于德容,听于德音。咏歌周旋,实悦我心。
邈乎千载,圣往言在。舍而不求,匪罔斯殆。
畏友翚父,穷经笃行。既有诸躬,思贻厥成。
既菑既畬,俾稼之食。既畋既渔,俾鼎之实。
作堂高明,曰子远来。吾经在兹,远其味之。
始予虚羸,匍匐来食。茹草饮水,以禦朝久。
穷人得归,自我父师。俛焉斯文,老至不知。
煌煌灵芝,如彼嘉玉。薄言采之,在彼中谷。
南阳之人,来詹来言。君子岂弟,宜其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