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胜寺题壁》
《华胜寺题壁》全文
宋 / 翁蒙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高阁登临佛国春,逍遥聊复话前因。

老来白业渐欲近,兴到青山相与新。

扰扰簿书抛旧梦,迢迢钟磬著闲身。

笑他车马临官道,不及朝耕暮读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shèng
sòng / wēngméngzhī

gāodēnglínguóchūnxiāoyáoliáohuàqiányīn

lǎoláibáiláijiànjìnxīngdàoqīngshānxiāngxīn

rǎorǎo簿shūpāojiùmèngtiáotiáozhōngqìngzhùxiánshēn

xiàochēlínguāndàocháogēngrén

翻译
站在高高的楼阁上欣赏佛国的春天,悠闲地谈论着过去的事情。
年岁渐长,接近人生的白发阶段,对清静的生活产生了新的向往。
忙碌的公文琐事被抛在脑后,悠扬的钟声陪伴着闲适的生活。
嘲笑那些车水马龙的人们忙于官场,他们比不上清晨耕作、傍晚读书的人们自在。
注释
高阁:高楼。
佛国: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这里指宁静的宗教氛围。
白业:佛教中指善行或修行,这里指老年生活。
簿书:公文、文书。
钟磬:寺庙中的法器,象征宁静。
车马:代指繁忙的官场生活。
朝耕暮读:形容勤奋读书或劳作,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翁蒙之在春天登高华胜寺时的闲适心境。首句"高阁登临佛国春",以春天的佛国景象开篇,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接着的"逍遥聊复话前因",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们谈论过往之事的轻松愉悦。

"老来白业渐欲近",诗人感慨岁月不饶人,晚年接近归隐生活,这与"兴到青山相与新"相呼应,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扰扰簿书抛旧梦",诗人厌倦世俗的繁忙事务,希望能摆脱俗务,过上悠闲的生活。

"迢迢钟磬著闲身",通过寺庙的钟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与"笑他车马临官道"形成对比,对那些忙于仕途的人表示轻蔑。最后,诗人以"不及朝耕暮读人"作结,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羡慕和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华胜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翁蒙之
朝代:宋

(1123—1174)宋建州崇安人,字子功。翁彦深孙。以祖荫补常山尉。赵鼎卒,柩过常山,郡守迎合秦桧旨意,搜鼎知旧往来书疏。蒙之护丧,密使焚之,郡守坐以他罪罢官。孝宗初,召为司农丞。
猜你喜欢

咏菊十首·其二万卷书

生涯万卷书,何似营农圃。

散帙向晴檐,中有诸花谱。

(0)

闻何乔仲侍御移疾野寺诗以讯之

恋主重来拂豸冠,寻僧还向竹林眠。

百年半是沧洲客,多病能安白骨禅。

閒指远山孤枕外,细听落叶一灯前。

何时更惬烟霞赏,同礼维摩结静缘。

(0)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其一

圆魄临秋半,邀欢奉桂浆。

感时俱异客,卜夜共清光。

兔影摇鳷鹊,鸿声度建章。

还思拟金鉴,持以奉明王。

(0)

野寺

古寺乱田间,寻僧夜未还。

万缘尘外尽,双树月中攀。

化俗多传偈,观空独掩关。

问余还嗜酒,何日住庐山。

(0)

游仙三首·其一

仙人住玉京,累劫道初成。

指树元非姓,餐松偶得名。

龙嘘云盖引,虎奉岳图迎。

相待天台路,何时返赤城。

(0)

捣衣篇

玉关萧索尽,音尘不可期。

黄姑织女星,远耀隔天阶。

露气侵兰桂,秋风吹鼓鼙。

佳人理端素,坚砧杵声哀。

一声一惆怅,一声一垂洟。

妖蟾惊幽姿,寒蛩相依啼。

风飘膏兰歇,月照纤云皑。

纨成阒潜闼,张燧候剪裁。

初缝合欢扇,中装骠姚衣。

骠姚重功名,勒石燕然台。

妾悲难重陈,呜咽泉流知。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