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捣衣篇》
《捣衣篇》全文
明 / 王立道   形式: 乐府曲辞

玉关萧索尽,音尘不可期。

黄姑织女星,远耀隔天阶。

露气侵兰桂,秋风吹鼓鼙。

佳人理端素,坚砧杵声哀。

一声一惆怅,一声一垂洟。

妖蟾惊幽姿,寒蛩相依啼。

风飘膏兰歇,月照纤云皑。

纨成阒潜闼,张燧候剪裁。

初缝合欢扇,中装骠姚衣。

骠姚重功名,勒石燕然台。

妾悲难重陈,呜咽泉流知。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捣衣篇》描绘了一幅边塞思妇捣衣的画面。诗的开篇“玉关萧索尽,音尘不可期”渲染了边关荒凉与音信断绝的氛围,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接着,“黄姑织女星,远耀隔天阶”以星象象征两地分离,暗示了主人公与丈夫的遥远距离。

“露气侵兰桂,秋风吹鼓鼙”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战事的紧张和季节的凄凉,而“佳人理端素,坚砧杵声哀”则直接展现了思妇捣衣的场景,每一下都充满了哀愁和期待。

“一声一惆怅,一声一垂涕”细腻地刻画了思妇内心的情感波澜,而“妖蟾惊幽姿,寒蛩相依啼”则借月夜的动物来渲染孤独与凄清。接下来的诗句“风飘膏兰歇,月照纤云皑”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思妇的孤寂。

最后,“纨成阒潜闼,张燧候剪裁”描述了捣衣的细致过程,而“初缝合欢扇,中装骠姚衣”则寄托了思妇对丈夫荣归的期盼。然而,“骠姚重功名,勒石燕然台”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使得思妇的悲情更为深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捣衣这一日常动作,传达了思妇对边疆亲人的深深挂念和战争带来的无尽哀愁。

作者介绍

王立道
朝代:明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猜你喜欢

结屋

结屋须教坐对山,把茅才此有三间。

浇花抱瓮调停懒,洗砚裁笺准备閒。

未问丹砂能蜕骨,久知绿酒可酡颜。

江湖浪迹成何事,抖擞归囊句不悭。

(0)

楚东岁暮

楼高霜冷漏声迟,独立阑干忆别离。

明月一奁磨后镜,疏星几点劫残棋。

岁寒时节难为客,老日头颅尽付诗。

颇觉凄凉无晤语,临风说与冻梅知。

(0)

东岩

满壁云涛倚太空,双崖一线路微通。

几年胜概埋荆棘,好事山翁始发蒙。

(0)

摸鱼儿.郫县宴同官

倚南墙、几回凝伫。绿筠冉冉如故。

帝城景色缘何事,一半花枝风雨。收听取。

这气象精神,则要人来做。当留客处。

且遇酒高歌,逢场戏剧,莫作皱眉事。

那个是,紫佩飞霞仙侣。骎骎云步如许。

清闲笑我如鸥鹭。不肯对松觅句。萍散聚。

又明月、还寻锦里烟霞路。浮名自误。

待好好归来,携筒载酒,同访子云去。

(0)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八

我与师来往,岁月虽未长。

相看成二老,风流亦异常。

既宴坐岩上,我方为聚粮。

傥师能早归,此乐犹未央。

(0)

和送春诗送陈泽民

少年买青春,千金初不惜。

常恐春不留,韶华难再得。

种杏更栽桃,为春添景色。

对酒复当歌,与春亡间隙。

春去或未来,日探春消息。

及至春又归,送春恨无翼。

追随九十日,无日不自适。

胡为把一麾,千里从吏役。

当涂古道院,事简非繁剧。

宴坐对江山,亦足自怡怿。

所叹乏游从,无与共良夕。

陈侯有高标,鸷鸟空累百。

落笔动成篇,端不在促迫。

不意牢落中,乃得此佳客。

人事苦参商,天意有顺逆。

笑言犹未竟,遽尔成乖隔。

虽未唱阳关,别恨已填臆。

此邦固寂寥,颇亦富水石。

方拟出郊坰,共试登山屐。

何事逐春归,不念人相忆。

春事虽已阑,残花尚红白。

且复引离尊,倒此香醪碧。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