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胡检阅》
《送胡检阅》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尘鞅纷纷走畏途,眼中得见古璠玙。

利名抑末有知己,骨相虽癯却饱书。

已把三长修信史,应无千斛到清居。

文章到地此为最,凤阁鸾台次第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ǎnyuè
sòng / chénzhù

chényāngfēnfēnzǒuwèiyǎnzhōngjiànfán

míngyǒuzhīxiāngsuīquèbǎoshū

sānchángxiūxìnshǐyìngqiāndàoqīng

wénzhāngdàowèizuìfèngluántáichú

注释
尘鞅:形容尘世纷扰。
璠玙:古代美玉,比喻珍贵的事物。
利名抑末:追逐名利被视为次要。
骨相虽癯:虽然身形消瘦。
饱书:学识渊博。
三长:指德行、学识和才能。
信史:真实可信的历史记录。
千斛:极言财富之多。
清居:清贫的居所。
文章到地:文章造诣极高。
凤阁鸾台:古代宫殿中的高官职位。
翻译
尘世纷扰中人们艰难前行,眼前显现古老而珍贵的美玉。
在追求名利的潮流中,几乎没有知音理解,虽然瘦削但满腹经纶。
我已经修炼了三种美德,致力于撰写真实的历史,家中不会有千金之财。
文章才华达到极致,仅次于朝廷的高位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送胡检阅》,表达了对友人胡检阅的赞誉和对其品格与才学的赞赏。首句“尘鞅纷纷走畏途”描绘了世事纷扰,道路艰难,而胡检阅在其中仍能坚定前行,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的“眼中得见古璠玙”比喻胡检阅有着高尚的品质,如同古代的美玉,珍贵而难得。

“利名抑末有知己”一句,表达了对胡检阅淡泊名利的态度,他更看重真挚的友情而非世俗的功名。诗人称赞他的骨相虽然清瘦,但饱读诗书,学问深厚。接着,“已把三长修信史”表明胡检阅擅长写史,有严谨的史学修养,而“应无千斛到清居”则暗示他的清廉,即使才华出众,也未曾因此而贪求过多。

最后两句“文章到地此为最,凤阁鸾台次第除”,高度评价胡检阅的文章才华,认为他在文学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甚至预示他未来可能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整首诗通过赞美胡检阅的人格魅力和学识,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期待。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秋怀诗十一首·其四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

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

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0)

行路难三首·其二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占城草。

(0)

戏为六绝句·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0)

岳阳别张祜

十年蹭蹬为逐臣,鬓毛白尽巴江春。

鹿鸣猿啸虽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山疟困中闻有赦,死灰不望光阴借。

半夜州符唤牧童,虚教衰病生惊怕。

巫峡洞庭千里馀,蛮陬水国何亲疏。

由来真宰不宰我,徒劳叹者怀吹嘘。

霸桥昔与张生别,万变桑田何处说。

龙蛇纵在没泥涂,长衢却为驽骀设。

爱君气坚风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

洛下诸生惧刺先,乌鸢不得齐鹰鹞。

岳阳西南湖上寺,水阁松房遍文字。

新钉张生一首诗,自馀吟著皆无味。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0)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0)

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