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路难三首·其二》
《行路难三首·其二》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乐府曲辞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占城草。

(0)
注释
如云发:形容头发乌黑茂密。
醍醐:佛教中指灌顶的圣水,比喻高深的智慧。
鼋鼍蛟蜃:四种水中的怪兽,象征危险。
凌清秋:在清冷的秋天持剑,象征豪情壮志。
昔少年:昔日的年轻人。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代指史书。
牛羊占城草:喻指平凡的生活,牛羊在城外草地,暗示世事变迁。
翻译
你没看见少年时满头黑发如乌云,年轻力壮时像云般繁盛,老年时却白发如雪。
谁曾想,头顶灌顶的圣水如醍醐,能让人头脑清醒,不再发热。
吕梁江水奔腾直下,连鼋鼍蛟蜃都不敢轻易游弋。
年少时,他们把险峻之地视若平地,独自仗剑度过清冷的秋天。
人生路艰难啊,人生路艰难,昔日的少年如今已老去。
过去的功名利禄都成空谈,夕阳下只有牛羊在城外的草地上觅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易逝、岁月匆匆的主题。开篇“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两句,以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时光流转中青春与衰老的巨大反差。这里的“少年头上如云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青年时代蓬勃向上的活力,而“少壮如云老如雪”则深刻表达了时间无情,人们终将步入老年。

接着,“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两句,引出了“醍醐”的意象,这里的“醍醐”可以解作一种神秘的洗涤之物,它能够让人心灵得到清洁,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然而,这也暗示着即使有这样的神奇之物,也无法真正阻挡时光流逝。

下一段“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描绘了一种凛冽险峻的自然景象,水如悬瀑,连水中生物也不敢轻易涉足。紧接着,“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则展现了青年时代的豪情与勇气,即便面对危险也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如履平地。

最后两句“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深切感慨。昔日的少年如同昨日的风,一去不复返,而今朝的自己却早已步入晚年。这两句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充满了无尽的怀旧与忧伤。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衬等手法,将人生轨迹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清凉的心境。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立春日过洞庭

腊去城陵驿,风光满洞庭。

雪前三楚断,云外九疑青。

草色连芳杜,渔歌出晚汀。

天边传使者,移步看春星。

(0)

赠季天中给练

绝塞秋深万树丹,飘然一叶自长安。

鸿音渐急晨霜下,客梦初回夜雨寒。

别后玉阶留谏草,穷来函谷有弹冠。

《广陵》遗曲今应续,八月涛声袖里看。

(0)

笼泉

惆怅溪桥古树凉,天涯行李岂能忘。

已知山意多秋雨,自听泉声到夕阳。

(0)

岁暮望大兄不至

薄暮交游尽,残山老弟昆。

漂摇羽尾急,跋涉胫毛存。

落叶辞荆树,荒云守蕨根。

暂归犹胜客,敢作故乡论。

(0)

登岱·其一

石蹬蹑高危,仰见日观峰。

赤丸涌沧海,星河淡遥空。

天鸡发先唱,声落野鸡中。

俯视群山巅,风色初冥濛。

(0)

读史·其四

圣人无常家,一龙而一蛇。

仲举奖王室,名贤蔚东华。

相与张天纲,抗节触奸邪。

当时王路险,骀衔覆奔车。

庶几无道愚,踣顿贻咨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