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蹬蹑高危,仰见日观峰。
赤丸涌沧海,星河淡遥空。
天鸡发先唱,声落野鸡中。
俯视群山巅,风色初冥濛。
石蹬蹑高危,仰见日观峰。
赤丸涌沧海,星河淡遥空。
天鸡发先唱,声落野鸡中。
俯视群山巅,风色初冥濛。
这首清代诗人殷岳的《登岱(其一)》描绘了登山者攀登险峻的石阶,到达高处后仰望日观峰的壮丽景象。"石蹬蹑高危"展现了山路的陡峭与艰难,而"仰见日观峰"则显现出诗人对山顶的向往和征服的决心。接下来的"赤丸涌沧海"以奇特的比喻,将太阳比作跃动的红丸,映照在广阔的海面上,描绘出瑰丽的日出景象;"星河淡遥空"则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星辰的稀疏。
"天鸡发先唱,声落野鸡中"运用神话传说,借天鸡报晓的形象,增添了神秘与诗意,声音穿越山野,显得空旷而深远。最后两句"俯视群山巅,风色初冥濛",诗人从高处向下看,群山之巅在风中若隐若现,一片朦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以及登山者的豪情壮志,体现了清诗清新自然的风格。
閒愁不断连天远,浊醪快似并州剪。
兴亡得丧横胸中,冰消雪释春风转。
我本不学抱朴翁,何脩致此丹砂容。
服食呼吸能还童,不如但饮琉璃钟。
宝莲山南屡簪聚,醉乡不省归来处。
东邻西舍姓名谁,但记门前大樗树。
黄梅三日雨,漏屋使人愁。
无饭不遑恤,有书犹欲修。
绵延蜂虿贼,震动犬牙州。
兵甲从今洗,民穷尚可忧。
悠悠桐江水,寓庐十二年。
重来六日内,两日登南山。
南山有何好,高阁西北偏。
隔江三千家,一抹烟霭间。
阁槛一巨松,挺出众木前。
野性所酷爱,老藤相纠缠。
亦如我与僧,相对谈幽禅。
稍遂物外性,屡写酣中篇。
故侯复齐民,鬒发成华颠。
念当拾此去,焉得长周旋。
一砚随身一棹轻,斗南斗北仰诗名。
岂真寓意不留意,□恐无情还有情。
瘦岛独敲逢尹诘,癖陵宁死要人惊。
□□自号异商隐,妥律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