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二十七日梅雨甚骤》
《四月二十七日梅雨甚骤》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黄梅三日雨,漏屋使人愁。

无饭不遑恤,有书犹欲修。

绵延蜂虿贼,震动犬牙州。

兵甲从今洗,民穷尚可忧。

(0)
翻译
连日黄梅雨,漏水屋添愁。
无暇顾温饱,仍有读书求。
贼寇像蛇蝎,祸乱扰全境。
兵器从此净,百姓贫困更堪忧。
注释
黄梅:江南地区初夏时节。
雨:降雨。
漏屋:漏水的房屋。
使人愁:让人感到忧虑。
无饭:没有饭吃。
遑恤:无暇顾及。
有书:有书籍。
犹欲修:仍然想要学习。
绵延:持续不断。
蜂虿:比喻恶势力或敌人。
贼:盗贼。
震动:扰乱。
犬牙州:形容地势险要的地方。
兵甲:武器装备。
从今洗:从此停止使用。
民穷:百姓困苦。
尚可忧:仍然值得担忧。
鉴赏

诗人以沉郁之情,描绘了连绵三日的梅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黄梅三日雨,漏屋使人愁"中,黄梅之名暗示春末夏初之时,连绵细雨如同无尽的忧思,让人们在家中都感到烦恼不安。"无饭不遑恤,有书犹欲修"则表达了生活所迫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挣扎,即便是没有饭食,也仍旧关心着学问和文化的修养。

接下来的两句"绵延蜂虿贼,震动犬牙州"中,“绵延”一词形容了雨水如同蛛网般连绵不绝,而“蜂虿贼”则隐喻着社会上的小人与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威胁和恐惧。“震动犬牙州”则描写了雷声如同战鼓,惊动了边疆的要塞之地,显露出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

最后两句“兵甲从今洗,民穷尚可忧”,诗人表达了对未来战争的担忧,尽管军备可以重新整顿,但人民的贫困和内心的忧虑依旧如影随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战乱带来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平民生计的关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批判,同时也流露出了个人内心的不易与忧思,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强烈情感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秋日过韩原隐居

霜落门前石齿清,静中曾听咽泉声。

分题会客多无说,抱疾迎僧忽强行。

窗外叶随蝉影过,井边苔趁雨痕生。

纱巾任侧衣从破,二十年来不到城。

(0)

踏青游

竹外溪边,一枝破寒冲腊。莹素肌、玉雕冰刻。

赋闲标,足馀韵,岂同常格。

最风流,生来处处尽好,别得造化工力。

疏影幽香,意思迥然殊绝。算不枉、诗人分别。

冻云深,凉月皎,愈增清冽。

大潇洒,尤得静中雅趣,不许莺栖燕歇。

(0)

锦绣谷亭

神仙楼观倚空攲,飞上金鳌背上骑。

万里江山成独立,一天云雨欲低垂。

人间安得如斯地,事外方知有此奇。

唤取谪仙来共话,从教习日醉题诗。

(0)

题马氏避暑宫开福寺莲湖

金仙楼观郁嵯峨,昔日曾容万绮罗。

不见园林蒙锦绣,空教钟鼓唤笙歌。

印花宝甃封苍藓,倚槛晴山拥翠螺。

凉夜尚疑旌盖在,三千宫女袜凌波。

(0)

游香社寺

山水兴方逸,尘埃缚暂宽。

菜肠甘久素,酒颊助微丹。

江阔烟光薄,霜滋叶晕残。

不妨走幽寺,或可叩禅端。

(0)

再用前韵·其二

我是忘机士,初非学二疏。

瓮醅常得醉,瓶粟任无馀。

天下众生病,山中四壁虚。

昔年刍豢口,今日伴钟鱼。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