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虽暂见,及觉始知非。
殿转不能寐,徙倚独披衣。
悽悽晓风急,晻晻月光微。
室空常达旦,所思终不归。
梦中虽暂见,及觉始知非。
殿转不能寐,徙倚独披衣。
悽悽晓风急,晻晻月光微。
室空常达旦,所思终不归。
这首诗名为《有所思》,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裴让之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梦中偶遇思念之人,醒来后却只能面对现实的失落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梦中虽暂见,及觉始知非”点明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梦中的相聚虽然短暂美好,但一觉醒来,一切又回到了现实的孤独之中。这种情感的转折,让人感受到深深的遗憾与失落。
接着,“殿转不能寐,徙倚独披衣”描述了诗人因思念难眠,辗转反侧的情景。他无法沉入梦乡,只能独自披衣而起,在寂静的夜晚徘徊,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悽悽晓风急,晻晻月光微”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清晨的寒风急促,月光微弱,这些冷清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最后,“室空常达旦,所思终不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即使在空荡荡的室内度过漫长的夜晚,也无法平息心中的思念之情。这句话不仅道出了诗人对爱人的渴望,也暗示了两人可能面临的距离或分离,增添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无奈和渴望。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情感的复杂性,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