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忘机士,初非学二疏。
瓮醅常得醉,瓶粟任无馀。
天下众生病,山中四壁虚。
昔年刍豢口,今日伴钟鱼。
我是忘机士,初非学二疏。
瓮醅常得醉,瓶粟任无馀。
天下众生病,山中四壁虚。
昔年刍豢口,今日伴钟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善括的作品,名为《再用前韵(其二)》。诗中,诗人自称“忘机士”,表示他超脱世俗,不追求权势。他以陶渊明式的简朴生活为乐,常以瓮酿自醉,家中粮食仅够日常所需,没有多余。诗人关注世间的疾苦,深感天下众生的困厄,而自己则选择在山中过着清贫的生活,伴以钟声和素食。从“昔年刍豢口”到“今日伴钟鱼”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奢华生活的反思和对现世宁静生活的坚守。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关心民生的品格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谚云四月天,阴晴最难作。
蚕桑及豆麦,其性有好恶。
濒海无桑麻,豆麦乃本务。
收之须及时,莫为阴晴误。
晨出硕中田,抱归日已暮。
广场恣堆积,不妨越宿露。
掼床与连耞,筛把诸农具。
家人分执事,留精粗使去。
所防风扬沙,更畏雨成澍。
金气未坚甲,生芽一似怒。
水壮陵土母,为食致泄吐。
勤惰争一刻,此苦欲何诉。
江皋朔风起天末,落叶街南积盈尺。
此时客子正卧寒,村头沽酒相邀欢。
持杯欲饮不遽饮,剪烛西窗有余影。
忆昔五年来南州,望远日日登危楼。
双峰翠角最清绝,远岫绾髻湖光流。
江山乱后还姣好,碑碣仆地青苔浮。
因思长卿不可作,祇有怀古城南头。
白云朝来暮还宿,此间幽隐真沧洲。
清音堂高下临渚,水声飒飒鸣寒杵。
斋头千尺琅玕鸣,树杪十丈蛟虬舞。
羁客兴酣每快意,诗成落笔走风雨。
夜半江城闻雁声,寄书今夜由南浦。
前登日观峰,峰势高崔巍。
疑有扶桑枝,近拂天门隈。
天鸡叫一声,八荒忽洞开。
骤闻东溟底,奋出南山雷。
海霞荡金光,沸水煎蓬莱。
即知巨鳌骨,散作瀛洲灰。
澒洞长风吹,秦桥为崩摧。
沧波日清浅,仅复容渡杯。
五色何方云,拥护金银台。
昨传玉棺下,又葬王乔回。
乾坤空浩荡,万古无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