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
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
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王寂对张子正运使所收藏的杨德懋《山居老闲图》的题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首句“张侯诗敏落黄閒”,以“敏落”形容张子正的诗歌才华,巧妙地将“敏”与“落”结合,既表现了诗人的敏捷才思,也暗示了作品的深沉意味。“黄閒”则可能是指作品中的某种色彩或氛围,通过这一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张子正作品独特风格的欣赏。
接着,“杨丈规摹逼老关”,赞美杨德懋的绘画技艺高超,能够逼真地模仿前辈大师的风格,尤其是“逼老关”三字,形象地描绘出杨德懋在艺术上的追求和成就,仿佛他正站在艺术的巅峰,与古代大师相接。
“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两位艺术家作品的评价。通过“二妙”(指张子正和杨德懋)的通灵之能,暗示他们的作品具有超凡脱俗的魅力,甚至让人担心他们会因艺术的魔力而脱离尘世,成为仙人。同时,诗人提醒人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外界干扰,以免影响对作品的真正理解与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高度赞扬了张子正和杨德懋的艺术成就,还巧妙地融入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思考,以及对艺术作品价值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咸阳九原上,昔日冠盖场。
秋风动禾黍,旷野浩茫茫。
大化无停留,荣耀安可常。
烟云迷五柞,榛棘没长杨。
时运理则然,来者徒自伤。
所以放志意,酣歌称我觞。
鸣筝纵繁响,缓此幽思长。
回车长乐阪,将去复彷徨。
愿为云中雁,寥廓恣高翔。
郡城多暇日,公子专幽寻。
招携无俗士,欢宴尽华簪。
临水钓游鱼,凌风弋高禽。
南园当盛夏,灏气涤烦襟。
澍雨朝浥道,流云豁轻阴。
芙渠被曲渚,灌木秀穷林。
展席罗长筵,美酒对坐斟。
交交黄鸟哢,聒聒玄蜩吟。
岁时递迁斡,圣贤皆销沉。
于时不痛饮,负此芳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