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在清秋时节踏上前往国都的道路,表达了对其风姿和勤于艺业的赞美。诗中通过“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一句,勾勒出少年英俊的形象及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留恋和对故土的情感牵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送别之作,寄寓着作者对远去之人的祝福与期望。
我涉江东路,平地雪盈尺。
明日登芙蓉,晴天开晓日。
朅自婺源来,阴雨连朝夕。
瘦马逼云际,又断檐间滴。
顾我亦何人,市朝欲扫迹。
平生诗酒交,落井仍下石。
那知涉畏途,乃烦造化力。
要知万里行,人谪非天谪。
衡云霁韩愈,海市呈苏轼。
君知此理不,鬼物护狂直。
好山如幽人,深绝常避地。
潜峰独呈露,孤立信奇最。
高拥一峰寒,缥缈乱云气。
万古招行人,谁与赏心会。
我公实仙才,昆阆失品次。
挽公青霞襟,来作绣衣使。
终寻汗漫游,高举九霄外。
行色开画图,秋容掩新霁。
造化为我娱,神超物无累。
我穷知音稀,与世久无味。
落叶扫不禁,岁月水东逝。
愁作送公诗,出门更何诣。
赠言词亦贫,无以报高谊。
野宿慎衣裘,寒霜方夜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