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五言律诗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uīduāngōnglángjūnjīngjìnshěng
táng / quán

jiànfēng姿měiréngwénqín
qīngqiūshàngguóbáishǎoniánrén

dàiyuèqīngfānyíngshuāngcǎixīn
guòtíngruòyǒuwènwèishuōzhāngbīn

注释
已见:已经看到。
风姿:风采。
美:美丽。
仍闻:仍然听说。
艺业:学业。
勤:勤奋。
清秋:秋季的清晨。
上国路:京都的道路。
白皙:肤色白皙。
少年人:年轻人。
带月:月光下。
轻帆:轻盈的船帆。
疾:快速。
迎霜:迎接霜降。
綵服:彩色的衣服。
新:崭新。
过庭:路过庭院。
若:如果。
有问:有人询问。
一为:就为。
说:讲述。
漳滨:漳滨(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代疾病或困境)。
翻译
已经见过你的风采之美,还听说你学业勤奋不懈。
在清爽的秋天踏上京都之路,你是个皮肤白皙的年轻人。
乘着月光疾驰的轻帆,穿着崭新的彩色服装。
如果路过庭院有人询问,我会告诉他关于漳滨的故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在清秋时节踏上前往国都的道路,表达了对其风姿和勤于艺业的赞美。诗中通过“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一句,勾勒出少年英俊的形象及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留恋和对故土的情感牵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送别之作,寄寓着作者对远去之人的祝福与期望。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偶成

我涉江东路,平地雪盈尺。

明日登芙蓉,晴天开晓日。

朅自婺源来,阴雨连朝夕。

瘦马逼云际,又断檐间滴。

顾我亦何人,市朝欲扫迹。

平生诗酒交,落井仍下石。

那知涉畏途,乃烦造化力。

要知万里行,人谪非天谪。

衡云霁韩愈,海市呈苏轼。

君知此理不,鬼物护狂直。

(0)

咏史二首·其二

五湖范蠡携西子,三国周郎嫁小乔。

盖世功名聊唾手,何妨樽酒醉妖娆。

(0)

儳言

娲皇识五石,炼之能补天。

补天有何迹,五石世不传。

五石岂不传,人心禀灵坚。

一日彝伦叙,千年造化全。

此石经几炼,天亦经几补。

火候吾有之,吾师鲁男子。

(0)

墨梅·其二

可是伤春故癯瘦,未应无意作娉婷。

不须更向岭头觅,只此松煤更典型。

(0)

望江南/忆江南.柳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

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钟。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

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0)

送王道元运判致政归潜皖

好山如幽人,深绝常避地。

潜峰独呈露,孤立信奇最。

高拥一峰寒,缥缈乱云气。

万古招行人,谁与赏心会。

我公实仙才,昆阆失品次。

挽公青霞襟,来作绣衣使。

终寻汗漫游,高举九霄外。

行色开画图,秋容掩新霁。

造化为我娱,神超物无累。

我穷知音稀,与世久无味。

落叶扫不禁,岁月水东逝。

愁作送公诗,出门更何诣。

赠言词亦贫,无以报高谊。

野宿慎衣裘,寒霜方夜坠。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