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嚇,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嚇,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名为《和刘道原寄张师民》。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深厚与学术交流的诗。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这里的“仁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当行为和美德,“大捷径”则是比喻通往这些美德的宽广道路。诗中提到的“诗书”,泛指文学和儒家经典,这些都是古代士人修养身心,追求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一旅亭”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也许是文人们聚会讨论学问的地方。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这两句诗表达了友人之间互相赞美的情感。这里的“绶若若”形容言辞之美好,而“麦青青”则是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暗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随时间而愈发浓郁。
“腐鼠何劳嚇,高鸿本自冥。”
这两句诗传达了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这里的“腐鼠”比喻那些原本微不足道、但因时势所逼而显得重要的小人,“何劳嚇”则表明这些小人的嚣张气焰其实是不必要且毫无意义的。而“高鸿本自冥”则是说真正有才能或品德的人,虽然不求扬名,却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所铭记。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间畅饮欢聚的怀念。这里的“颠狂”形容的是一种不顾世俗规则、沉醉于美好时光的情状,“不用唤”意味着并不需要外界的提醒或打扰。而“酒尽渐须醒”,则是在畅饮之后,随着酒意渐渐散去,逐渐回归到现实世界中。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与学术交流的赞美,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
洗沧溟。
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于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
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
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目断苹汀。海门青。
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
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卷龙腥。
似把渠忠愤,伸恳请,翠华巡。
呼壮士,挽河汉,荡欃枪。
长算直须先定,如细故、休苦营营。
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情。飞过邮亭。
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
怅病骨臞臞,幽怀渺渺,短发飕飕。
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
敧枕困寻药裹,薰衣慵讯香篝。悠悠。老矣复焉求。
何止赋三休。念少日书癖,中年酒病,晚岁诗愁。
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
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