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
洗沧溟。
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于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
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
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目断苹汀。海门青。
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
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卷龙腥。
似把渠忠愤,伸恳请,翠华巡。
呼壮士,挽河汉,荡欃枪。
长算直须先定,如细故、休苦营营。
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情。飞过邮亭。
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
洗沧溟。
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于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
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
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目断苹汀。海门青。
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
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卷龙腥。
似把渠忠愤,伸恳请,翠华巡。
呼壮士,挽河汉,荡欃枪。
长算直须先定,如细故、休苦营营。
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情。飞过邮亭。
这首《六州歌头·其二》是宋代词人黄机的作品,表达了对边关将军建功立业的期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词中以“将军何日,去筑受降城”起笔,描绘了将军渴望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接着通过“三万骑,貔貅虎,戮鲵鲸”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和决心。
“洗沧溟”象征着扫除敌氛,恢复海疆安宁。词人想象登上金山远眺,“中原路,平于掌”,表达了对统一和平的向往。然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又透露出词人心中的无奈和悲痛,暗示了现实的艰难。
“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批评了朝廷的偏安政策,呼唤大义的觉醒。词人倚栏远眺,江水无声,寓言国势的沉寂。“目断苹汀。海门青”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苍茫的气氛。
“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表达了对无谓消耗的质疑,以及对战争频繁的不满。接下来,词人借自然之威,表达对变革的期待:“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他希望借助这种力量推动朝廷振作,收复失地。
最后,“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情”以鸥鹭的悠闲反衬词人的愁绪,而“飞过邮亭”则以景结情,留下无限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英雄的赞美,又有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宋词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凉月姗姗。伴兰心玉性,试语还难。
秋花分小影,秀句写冰纨。眉意浅,佩声残。
有珍重千般。略逗伊,隐花裙上,竹叶斑斑。
知音何苦轻瞒。者温存隐秀,慧思华年。
明明通尔汝,瑟瑟数悲欢。携手际,试颦间。
是意暖神寒。玉漏沈,芙蓉睡也,重靠栏干。
日暮官道边,土室容小憩。
汉将安在哉,荒台犹髣髴。
低徊为之久,怀古增歔欷。
长风吹旷野,飞雨千里至。
萧条苍山根,草木馀爽气。
常怜司马公,予夺多深意。
奏对实至情,论录存大义。
史臣司述作,遗则敢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