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墙峻宇无不亡,蓟城筑宫国乃昌。
屈身延士礼优异,四方英俊如云翔。
郭生马喻真良策,亟拜乐卿为上客。
兵行旬日入临淄,秦楚诸君咸辟易。
夙心已雪先王耻,七十齐城祇馀二。
君王先去主帅逃,叹息后人非继志。
巍台悲惨朔风号,不知骑劫何时招。
雕墙峻宇无不亡,蓟城筑宫国乃昌。
屈身延士礼优异,四方英俊如云翔。
郭生马喻真良策,亟拜乐卿为上客。
兵行旬日入临淄,秦楚诸君咸辟易。
夙心已雪先王耻,七十齐城祇馀二。
君王先去主帅逃,叹息后人非继志。
巍台悲惨朔风号,不知骑劫何时招。
这首诗《黄金台》由唐代诗人岑羲所作,通过描绘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古代君主广纳人才、励精图治以兴国的形象。
首句“雕墙峻宇无不亡,蓟城筑宫国乃昌”以对比手法开篇,指出豪华的宫殿并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唯有明智的君主和强大的国力才是国家繁荣的基石。接着,“屈身延士礼优异,四方英俊如云翔”赞扬了燕昭王礼贤下士,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才俊云集,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郭生马喻真良策,亟拜乐卿为上客”中,郭生的马喻策略被采纳,燕昭王迅速邀请乐卿作为尊贵的宾客,体现了君主对智谋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接下来,“兵行旬日入临淄,秦楚诸君咸辟易”描述了燕军在短时间内攻入临淄,秦楚等国君臣纷纷避让的情景,展现了燕国军事力量的强大。
“夙心已雪先王耻,七十齐城祇馀二”表明燕昭王通过招贤纳士、励精图治,最终雪洗了先王之耻,使齐国只剩下两个城池。这不仅体现了燕国的军事胜利,也反映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君王先去主帅逃,叹息后人非继志”则揭示了燕昭王去世后,其子未能继承父志,导致国家衰落的命运,表达了对后世君主未能继续先辈伟业的遗憾。
最后,“巍台悲惨朔风号,不知骑劫何时招”以黄金台的荒凉景象收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能像燕昭王那样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的明君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描绘,深刻地探讨了人才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以及明君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深度。